首页> 社会图库>正文

以诗词为日记 72岁老人的“诗意”生活

2017/11/20 12:17:21 来源:互联网


网络时代,还会有人手写日记吗?家住扬州广陵区汶河街道龙头关社区72岁老党员的杨礼进不仅坚持手写日记,他写日记的方式还有些独特,那就是用诗词的形式记录生活的点滴,至今已坚持了半个多世纪。

【工科男迷上诗词,一本《毛泽东诗词》背得滚瓜烂熟】

杨礼进1964年毕业与新华中学,后考取原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学习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虽然是“工科男”,但杨老却在大学迷上了诗词。一有时间,他就把《毛泽东诗词》拿在手上细细诵读,每每读起,总能让杨礼进深受感染。

毕业后,杨老被分配到湖北汉川部队农场工作,后来又辗转来到河南鼓风机场、扬州电厂,最后在扬州医疗器械厂工作至退休。

虽然工作地点不停地变换,但杨老诵读诗词的热情却从未改变。现在,《毛泽东诗词》内诸如《忆秦娥·娄关山》、《沁园春·雪》等名篇,杨老也是张口就能背出来。

【以诗词为日记,老党员半个世纪“诗意”写生活】

从1966年开始,在大量阅读古今中外诗词积淀文学基础后,杨利进萌生用诗词的形式写日记,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


杨老告诉记者,自己写的第一首诗词是《七绝》,内容是参观安徽金寨红军广场景区的所感所发。“云碑玉耸傲霜天,词寓沙场血战年。萧瑟秋风今又是,燎原星火九洲燃。”杨老说,这是看到刘伯承元帅题词的“星火燎原·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后写下的。

半个世纪以来,杨老写下了数十首诗词编撰成《南门开诗词集》,主要分为五个体系:山河集、情缘集、军旅集、忧心集和友情集。这里面,包括女儿出嫁、自己与夫人结婚29年等特殊日子,杨老都通过诗词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诗词蕴含人生哲理,教导子女秉承“育才先育人”好家风】

记者看到,在杨老写下的诗词内,不少蕴含着人生哲理。比如《七绝》这首诗内写到“世事洞明无定数,征途哪有不侧身!”,寓意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让人一直向“前”走,有时候你需要“退一步”,才能赢得海阔天空。


《点绛唇》这首词是杨礼进写给自己学生的。“泪莫轻弹,功名何处不能取?”这个学生在高考未成时向杨老诉说内心伤感,他有感写下这首词,意在开导学生重新振作。

而在家庭中,杨老也是秉承这样的“家风”,那就是育才先育人。“文化成绩好不好放在次要,首先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杨老坦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的路径很多,但首先你得品格端正。

如今,杨老秉承的好家风传遍周围、感染乡邻,大家都说,身边有这样的好家庭、好家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 网络焦点
  • 八卦娱乐
  • 探索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