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卦娱乐>正文

班宾璇:青花凤首扁壶

2019/9/20 11:02:12 来源:互联网

走进宏伟壮观的首都博物馆,来到独特的瓷器展览馆,就在最显眼的位置,它,就躺在那里,就像一块磁石一般,将每一个看见它的人的视线,都吸引过来。它,就是首都博物馆中重要的镇馆之宝,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国宝——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

这件老物件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旧鼓楼大街中。那时,北京城市正进行着改造,北京城中的考古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随着考古的深入,考古工作者们在六铺炕地区的元代居民遗址中,发现了一个神秘地窖。在那里,他们邂逅了支离破碎的、已经碎成46片的这件青花凤首扁壶。其中,碎片最小的竟只有指甲盖般大小!

这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出土后立马受到了“抢救”,但只是粗略的。主体部分是完整的,缺了口,就用石膏填充一下。线条接不上,就用颜料随便接一接,背面更是只保留了石膏的原色。在那之后,它便一直以破损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那么在出土之前,它又经历了什么?元代辽阔的版图是我们现在版图的两倍还多,元朝大业十分辉煌。就在瓷器之都——景德镇中,它诞生了。它本该流传于贵族与皇室之手,但也许是由于它“天生”向前歪斜了3到5度,且壶柄上还有一处上釉不全,出窑后就有了缺陷,因而散落人间,被放入窖中收藏了起来,也像是被遗忘在了地窖中。

明朝的铁蹄踏入了元朝的大都。明初,北京城的城墙开始南移,于是我们的国宝便真正的、完全的、暗无天日的被埋藏了起来,并埋在了明代的北城墙之下。由于岁月无情的摧残,地壳无情的变动,泥土无情的摩擦等等,它最终碎裂成了46个碎片。

但这厚厚的城墙保护了它。它在地下躲避了一次次的城市改建,破土动工;它也在地下经历了一次次朝代纷争、历史巨变。就这样过去了600年。整整600年啊,你经历了多少沧桑人世,又经历了多少喜悦,与辉煌?你看到了吗?新中国成立了;你看到了吗?中国站起来了!

直到2003年,我们的这件青花凤首扁壶才迎来了它恢复容貌的时刻,我们的专家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历经一年多,使这件镇馆之宝得以重生。只见它造型奇特,呈扁圆形,小口短颈,矮圈足,腹体扁圆,为盛水器具。壶流塑成凤鸟头部,羽毛长而飘洒。凤鸟好似在长啸一般,自豪的告诉全世界中国的富强!壶柄拳曲做凤尾,凤鸟双翅下绘缠枝花卉,就如凤鸟翔于花丛之中,翩翩之姿,优雅又好看,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色泽浓重艳丽,造型上还将天鸡壶和马蹬壶的造型合二为一,配上精美的青花纹饰,相互衬托,使其更增添几分艺术感染力。不得不说,这件艺术品在出土就极负盛名,不仅被做成了邮票存世,还立刻成了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国之重器的身世真是曲折呀。

从这件瓷器中,我们可以由此见到历史的兴衰,更是能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尽管遭受了一次次的磨难,但它最终坚持了下来,获得了成功。它还是元青花成熟期的一件作品,对于认识元代青花发展演变有很高的价值。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美女明星
  • 热点新闻
  • 图片报道
  • 网络焦点
  • 幽默搞笑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