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卦娱乐>正文

刘华朔:青花凤首扁壶

2019/9/20 11:02:01 来源:互联网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那源远流长的文明令人赞叹不已;它那恢廓大度的胸怀让人誉不绝口;它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禁啧啧称美。而这如滔滔江水般滚滚东去的华夏五千年历史竟以一片平凡普通的木板,一个比比皆是的瓷碗作为载体,呈现在我们面前向我们倾诉那众口相传、跌宕起伏的故事。

来到北京首都博物馆,一座宏伟大气的建筑物映入眼帘。以简洁利落的矩形为顶,仿佛是刚正不阿的法官,庇护着弱小的群众。又与对面的“钢铁丛林”相呼应,展露出一种日新月异的科技美。那附在博物馆表面的弧形,有着青铜器般古雅大气的颜色。果真是“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们直奔主题,来到了首都博物馆四层。首博四层展厅所展的是古代瓷器艺术精品。拾阶而上,举目赏瓷。或艳或净的瓷器叫人目不暇接,“走马观花”式的走玩,真是有些对不住这场“视觉盛宴”。

蓦然回首,一个体态圆润的青花瓷吸引了我的注意。元青花凤首扁壶便是它的名字。壶体扁圆,线条圆润光滑。直颈小唇口。该壶以昂起的凤首为流,似踌躇满志的斗者,以卷起的凤尾为柄,似艳阳高照,如日中天。我想它可能同元朝当时民殷国富、太平盛世的社会性质有关吧。若年年战乱、民不聊生,谁又有心去制作这样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呢?逶迤盘桓的卷草纹自壶底萌发,向上生长,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叫人喜爱。凤凰两翅屹立于壶中心,如连绵起伏、峰峦叠嶂的山脉般无法撼动。以麦浪般的鳞纹对其双翅进行装饰,活灵活现。甚至可以看到五六百年前,一个年轻人慎始敬终地捧着一个乳白色的壶,紧握着手中的毫笔,将自己脑中所想,创于笔尖所绘。笔停,凤成。这只凤凰好像下一秒就会展翅高飞。嘻,技亦灵怪矣哉!它的颈部则有一圈祥云,活似腾云驾雾的老神仙。虽然仅有一种颜色描绘成凤,但那“九苞应灵端,五色成文章”的绚丽色彩却留在了我脑海,久久不去。

整个画面和谐生动,独具匠心。而这件“国宝级”的艺术品发现、清理和复原等挖掘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1970年,旧鼓楼大街豁口,一位铁路工人打电话至北京市文物管理处表明,在此,发现了瓷器。而当因外在因素导致无法及时到达的诸位考古学者来到现场时,看到的却是一片狼藉。地上一堆几百年前的珍贵瓷器均烂的烂,碎的碎。可以想象,当一群以自己的事业为荣,以挖掘文物为兴趣的人看到眼前这一幕不比万蚁噬心好受得多。一方面是心疼,更多方面可能是一种不确信“这可是几百年的老物件了,就这么毁了?”

实际上,在我国1970年前后这段时期,正是因党的重大失误而导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因此那些所谓代表“封建主义”的瓷器也不幸遭殃。而在这其中,便有元青花凤首扁壶。它整整碎成了48块,这48块的修复前前后后得有13个月之久。13个月才修复完成,可想而知,这难度系数有多大。而这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竟是在几百年前,工业相对于现代落后不知多少的元代完成的,令人震惊,不敢相信。

元青花凤尾扁壶同其他文物一样,承载了悠悠历史之河几百年的磨砺。沉睡于地下,等待着,等待着。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沧海桑田,转瞬即逝。颂不完天下史诗,道不尽千古趣事。千年前的你,是否和如今的我一样,想象着过去,向往着未来。浩瀚无边的星空中,一颗星星迸发了新的光芒。那是上万文物对历代聪明勤劳的匠人最为真诚的答谢,对悠悠历史的赞歌。

明日,一轮红日仍升起,唤醒东方这条巨龙。腾飞于空中。

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会担起世界重任。将文化发扬!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幽默搞笑
  • 网络焦点
  • 男人世界
  • 未解之谜
  • 幽默搞笑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