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加强年轻干部国际观教育对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为此,要深刻认识对年轻干部国际观教育的现实价值,聚焦“理论+实践+机制”教育模式,探索年轻干部国际观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而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
??深刻认识年轻干部国际观教育的现实价值
适应全球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深度调整期,通过国际观教育,一是有利于引导年轻干部深入理解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科技革命浪潮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增强年轻干部把握全球发展趋势的能力,使年轻干部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时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更能抓住发展机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能够有效培养年轻干部运用国际语言讲道理、用国际规则争权益的本领,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年轻干部只有熟悉国际规则和标准,才能在国际组织、多边谈判中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防范化解国际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年轻干部需要具备研判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敏锐性,及时发现贸易摩擦、技术封锁、金融波动等潜在风险。通过国际观教育,一是可以提高年轻干部识别国际风险的能力,帮助年轻干部建立风险预警思维,做到未雨绸缪。二是可以增强年轻干部应对国际挑战的能力,培养年轻干部运用国际规则开展斗争博弈、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本领。
促进跨文化理解,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国际观教育,一是提升年轻干部对外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培养跨文化交际素养,使干部在与外国人士交往时能够尊重文化差异,避免因误解而产生隔阂,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组织工作等场合尤为重要。二是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年轻干部通过国际观教育能够掌握国际传播规律,学会用国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发展故事,解释中国政策主张,从而有效消除西方舆论偏见,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国际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年轻干部国际观教育要引导年轻干部正确认识与理解关于国际局势的总体立场、观点、方法,涉及国际体系演变规律、国际格局基本特征、国际关系和党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国际定位等诸多方面。党校作为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教育培训干部和党员的主渠道。为此,党校应立足实际,聚焦“理论+实践+机制”模式,推动年轻干部国际观教育走深走实。
构建“课堂+实训”立体化培养体系。一是优化课程设置。要开发本土化教材和案例库,建立分层分类的国际观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年轻干部设置基础课程、专题课程、特色课程等差异化课程。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每季度更新案例库,确保教学内容既具有国际视野,又立足中国实际,与国际形势发展同步。二是创新教学方式。既要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辩论赛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提供国际知名学者讲座视频、国外智库研究报告等资源,拓展学习时空界限。三是强化智库支撑。既要依托党校智库资源,建立国际观教育专家库,聘请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也要组建研究团队,围绕重大国际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形成高质量咨政报告,还要建立学员参与智库机制,组织年轻干部参与国际形势分析会、政策研讨会,在实践研究中提升国际分析能力。
打造“本土+国际”多元化实践平台。一是深化国内实践。要开放前沿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年轻干部跟班学习,安排年轻干部到外事、商务等涉外部门轮岗锻炼,参与国际会议筹备、外宾接待等实际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在“家门口”就能积累国际经验,进而提升国际交往能力,培养国际责任意识。二是拓展国际交流。要拓宽培训渠道,与知名高校、国际组织合作举办专题研修班,建立与国外友好城市公务员交流机制,开展互访学习。比如,山东省委党校加入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IASIA),多批次教师和学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参加了IASIA举办的多项国际学术活动;同时,与韩国京畿道人才开发院保持良好沟通联络,负责举办线上研讨会4次,成功举办2期韩国京畿道山东研修班,为校(院)教师和学员搭建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健全“制度+考核”长效化保障机制。一是制定专项培养计划。将国际观教育纳入年轻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制定中长期培养方案,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干部。二是建立动态评估体系。设立国际观教育效果评估指标,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国际分析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多个维度。既要采用“理论+实践”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评估学习成效,也要建立跟踪评价机制,对结业学员进行定期回访,评估培训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三是完善资源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专职教师;另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建设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同声传译教室、国际会议模拟室等专用场所,确保国际观教育的人力和物力基础。(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原标题:新时代年轻干部国际观教育的现实价值
值班主任: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