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讯 记者 张阳】9月28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百城千兆”暨未来城市发展论坛上,以“光联万物、华彩未来”为主题的首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这次大赛的启动,也标志着我国千兆光网发展进入“建用并举”的新阶段。
双千兆并发,新基建承载底座
那么,什么是“双千兆”?它的发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据记者了解,所谓“双千兆”指的是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能向单个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千兆的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共同特征。千兆光网采用固定光纤连接,具有传输带宽大、抗干扰性强的优势,适合室内和一些复杂的环境。与之相比,5G网络还具有灵活性高、移动性强、连接数大等技术优势,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底座。在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赋能千行百业、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来看,通过系统推进“双千兆”技术创新、网络建设和融合应用,充分发挥基础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可以进一步拉动有效的投资,促进就业创业,激发信息消费,繁荣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从支持产业数字化的转型情况来看,通过固定和移动网络固移融合、优势互补,共同赋能制造、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领域,带来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的数字化变革,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
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来看,网络更快了,能力更强了,连接更便捷了。在线办公、智慧家居等将进一步方便我们的生活。高清视频、AR/VR全息应用等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消费方式,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网更加均衡。
政策利好,发展迅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加大千兆光网和5G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5G,自不必说,近年来一直都是我国通信产业所发展的重点,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开始初步显现。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PT展)ICT中国·2021高层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成5G基站超过100万个,占全球的70%以上;5G终端连接数超过4亿。
可喜的是,千兆光网的发展势头同样让人振奋。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今年3月25日,就发布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从网络建设、承载增强、行业赋能、产业筑基、体验提升、安全保障等六个方面部署了6大行动、4项工程和19个任务。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的能力。目前我国千兆光网已覆盖超过2.2亿户的家庭,在用户发展方面,千兆宽带用户规模达到了1864万户,是2020年底的近3倍,增长势头快速。
从数据来看,无论是千兆光网的覆盖范围和用户数量我国的千兆光网的发展都堪称是世界前列。但是,我们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一种现象:再快得路,如果没有车辆在路上跑起来,就无法带动经济发展。这就是我国千兆光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光网的基础设施已经铺就,但是产业链还存在短板,没有足够的创业应用牵引。
可以说,千兆光网发展,基础在建,关键在用,业务应用是带动形成技术、网络、应用、产业相互促进良性正循环的关键环节。“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的举办就是为了推进千兆光网业务模式创新,加速形成技术、网络、应用、产业相互促进良性正循环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坚持创新突破,各地需抢抓先机
就像我国当前正在逐步形成“东数西算”的大数据和计算产业发展格局一样,各地政府纷纷抢抓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建设,因为哪个省份能够抢先布局数据与算力,就等于抢先冲出了以人工智能为抓手的新一轮产业革新的起跑线。
与之同理,东数西算的格局一旦形成,对于东西部省份来说,要想利用好这种格局协同发展就必定离不开高速网络的传输。更何况,计算资源因其特殊性,不可能每个省份各建一个,但是网络作为信息高速路的通路,就像业已发展成熟的公路铁路网一样,任何省份都不可或缺。
例如,国家管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中云就分享了让管道的附属资源(如光纤)成为数字世界的关键生产要素,实现全面的开放利用,使其联通上下游的数据资产,形成新的“X+1+X”的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家级算力枢纽中心,推动“东数西算”战略部署。
通过举办“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将集中全行业智慧,调动全社会力量,推动涌现出一批业务模式创新,前景良好,具有鲜明示范意义的业务应用。哪个省份能抢先探索出这样的新型业务模式,就等于让自己的高速公路上,先有车跑起来,自然能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