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新闻>正文

荆门一男子酒后车祸身亡!同桌4人成被告!法院判了…

2020/7/29 20:41:25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荆门一男子酒后车祸身亡!同桌4人成被告!法院判了…)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不但自己要这样做

还要劝导同酒桌的人守则

否则一旦出事将追悔莫及

而且一桌子人也会受到牵连

(网络图片)

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上诉案件进行了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也意味着,4名同桌喝酒的食客要为酒后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买单,分别要为交通事故中亡者的家人赔偿2.4万余元或6000余元。

这又是一起

因同桌饮酒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而引发的悲剧

它带给亡者家人是无尽的痛

留给世人的是血淋淋的教训

事件回放:

一男子酒后车祸身亡

同桌的涉事人分别为刘某、王某、张某、熊某,亡者为李某,他们年龄五六十岁,京山当地人,大部分为熟人。

时间回溯至2018年10月30日下午,王某、张某、熊某、李某先后各自驾驶正三轮载货摩托车到刘某的鱼池购买鲜鱼,装载鲜鱼后各自离去,后又各自驾车返回刘某处进行结账,并提出要在刘某处吃晚饭,刘某并未反对。

王某、张某、熊某、李某和帮忙捞鱼的周某(刘某亲家)共同进餐,席间5人共同饮酒,进餐过程中刘某参与其中并饮酒。后来,李某驾车先行离开。

当日18时20分左右,李某驾驶正三轮载货摩托车(未佩戴安全头盔)沿347国道由西向东行驶至848KM+700M路段时,与京山一单位人员在执法时拦停停放在路上、由龚某所拥有的无牌正三轮柴油摩托车相撞,造成车辆受损、李某当场身亡的交通事故。经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发生交通事故时李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11.8mg/100ml。

2018年11月13日,京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李某在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情况下醉酒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机动车辆,未戴安全头盔发生道路安全事故,李某承担此事故的主要责任,京山一单位、龚某均承担次要责任。

两级法院:

三方要为亡者损失担责

事故发生后,李某家属为经济赔偿一事于2019年1月28日将京山一单位和龚某告上法庭,向一审的京山市人民法院提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诉讼。

一审法院审理后于2019年4月22日作出了民事判决,依据承担的责任大小,判决由京山一单位赔偿李某家人各项损失17万余元;由龚某赔偿李某家人各项损失11万余元。

同时,该判决书还认定李某在此次交通事故中损失总计为80余万元。

此外,一审法院还对王某、刘某、周某、张某等人是否需对李某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身亡承担侵权责任进行审理。

审理

根据交警部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和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检验报告,可以认定李某在事故发生时处于醉酒状态,李某醉酒驾驶车辆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李某在事故发生之前与王某、刘某、周某、张某及熊某,在刘某处进餐共同饮酒后,返程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王某等5人行为与李某达到醉酒状态之间存在关联性,与李某发生交通事故身亡后果具有一定因果关系。

(网络图)

李某家人要求王某等人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是因聚餐活动组织者和共饮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安全保障义务是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一项法定义务,在社会活动中共同聚餐并席间饮酒行为广泛发生,法律也没有禁止成年公民饮酒,但依据诚信原则及公序良俗原则,聚会组织者的确应当负有一定的保障被邀请者安全的义务。在共同饮酒中,同饮者多是基于特殊、亲密关系或者信赖而聚会喝酒,正是由于饮酒的共同活动引起相互间的正当信赖,对于发生损害的潜在危险聚会组织者和共同饮酒参与人应该能够预见并可以合理予以控制,因而在这种情况过程中相互之间应产生一种合理的注意义务。

此案中,刘某在事发当日虽并未主动邀约李某等购鱼者进餐,但在李某等人要求留在其处进餐时并没有明确反对,并参与共同进餐,应为默许并知晓李某等人在自家就餐,因而应承担起组织就餐活动的相关责任,对进餐人员有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这种义务显然包括应制止相互灌酒、劝阻放纵饮酒等行为,并对饮酒后机动车驾驶者进行合理的安置。而刘某明知李某是驾车前往其处,并且在就餐时饮酒,应当对酒后驾车可能对驾车人及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危险有所预见,但其未对李某进行有效劝说并阻止其酒后驾车行为,未安排其他方式将李某安全送回,在李某驾车离开后也未及时通知其家属,放任了危险行为的发生,以上行为均说明刘某作为聚餐主人在安全保障义务方面存在重大的过失,对李某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身亡具有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网络图)

王某等人作为共同饮酒参与人,应当预见饮酒可能导致他人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损害后果,并负有相互劝阻、通知、协助、照顾等义务。王某等人与李某相互熟悉,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共饮人员存在劝酒行为,但在明知李某系驾车前往,饭后需驾车返回的情况下,共同就餐时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劝阻李某饮酒,反而参与其中,在李某驾车离去时也未进行阻止和通知其家属,放任了危险行为的发生,对李某身亡主观上有一定过错,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网络图片)

晚报君有话说

无论是劝酒、饮酒

还是请客喝酒

都应适可而止,把握好尺度,

因为一旦有人因为喝酒导致意外

同饮者就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别让原本开心的聚会

因为过量饮酒变成痛苦的回忆

记住四种劝酒情形要承担法律责任

1

首先,是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图片报道
  • 奇闻异事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