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海舰队航空兵某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组织复杂气象条件下超低空突防训练,不断加大海上昼夜间超低空飞行的训练强度,飞行员海上作战能力得到突破。
海南某机场,多架歼轰机组成的突袭编队依次升空,在空中完成战术编组,向预定空域奔袭。为躲避“敌”防空火力,战机迅速下降高度进行超低空掠海飞行,到达攻击位置时,编队战机快速跃升,火控雷达锁定目标,对海上目标展开模拟攻击。
战机在距离海面几十米的高度飞行时,海面上会形成强大的气流,使战机操纵难度加大,同时长时间的海上超低空飞行,飞行员心理压力大、精力消耗大,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和飞行错觉,尤其是在夜间进行海上超低空飞行时,座舱外漆黑一片,对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
针对长时间的海上超低空飞行,该旅组织参训飞行员进行模拟训练,开展防坠海、防迷航、防相撞、防错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重难点和特情处置研究,确保飞行训练安全顺利。
开训以来,该旅常态化组织昼夜间超低空飞行训练,挑战长航时超低空,积极与水面舰艇、防空部队、侦查预警等兵力协同配合,突出实兵对抗,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此次长航时超低空飞行训练比以往时间更长、难度更高,连续两天共组织数十组参训,打破该型机保持的海上超低空时间最长记录。
南 海
图文:王斌 范晓辉 姜广振 赖伟张仁胜 陈扬 潘洪灿
编辑:懋
刊期:第450期
主管:南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政工保障室
勇立南海潮头 守望四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