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所有孝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善,而孝的身份一般都体现在儿女和儿媳的身上。
在一个家庭孝敬父母是儿女的义务,但绝对不是儿媳的责任。所以,在公婆与儿媳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相互的过程,如果公婆对儿媳善良,儿媳才会对公婆孝顺。
但是,在正常的原生家庭还是有很多婆婆看不上儿媳,在那些压根就看不上儿媳的婆婆眼里,从儿媳的出身到为人处世在她的眼中,都成了十恶不赦的坏人。
在婚姻里孝顺也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那么,在婚姻里还有人际关系也是需要好好处理的。在婚姻生活中,除了夫妻关系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有很多的婆婆,可能因为儿媳的家境会在结婚后看不上儿媳。
小双,是来自农村的一个大学生,毕业以后留在了城里工作,后来又和自己的丈夫认识了,结婚以后,因为丈夫家的条件也不怎么样,所以,他们没有钱买房子,就直接和婆婆住在了一起。
在和婆婆相处的过程中,小双尽职尽责地做着一个儿媳应有的本分,但是,因为她来自农村,所以,婆婆一直看不起她,而且,结婚以后婆婆就没少刁难她。
婆婆对她主要是嫌弃,吃饭的时候,不让小双上桌吃饭,他们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小双只能一个人端着饭碗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吃。就连小双的孩子出生以后,婆婆也不让小双上桌吃饭,这一点小双很委屈,而她的丈夫也看不惯婆婆的做法,总是一度的替小双说话维妻子。
但是,婆婆完全就是个不可理喻的老太太,他们怎么说不让小双坐在外面吃饭,婆婆总是嫌弃儿媳不卫生。
02
嘴上说着儿媳是从农村来的,但是,做起家务,做起饭来,她都是让儿媳来做,小双做饭,做家务都做得很麻利,很干净,婆婆也不说什么,就是每次到了吃饭时间就开始刁难。
而且,小双是有工作的,小双的工作跟丈夫的工作不相上下,可婆婆从来不觉得儿媳上班多辛苦,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女儿上班辛苦,他们回到家,婆婆就不舍得让儿子女儿干活,只知道让儿媳妇一个人干。
还记得小双坐月子的时候,婆婆都没有好好照顾他,然后,嫌弃她这脏那脏的不想照顾,大部分都是小双自己给己做饭,可是小双因为丈夫因为孩子从来没有埋怨过婆婆一句,也没有和婆婆正面起过冲突。
然而,所有事情的转变都在婆婆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婆婆生病以后,她以为只有儿子和女儿会去医院看他,照顾他,殊不知,儿子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去医院看她。
女儿就更别说了,女儿还没出嫁,天天下班就抱着手机在家里头玩手机,根本就不想着去医院看看,而婆婆的病还挺严重的,需要动手术,动手术的时候都是儿媳小双在忙前忙后地跑着,在医院里跑上跑下。
儿子和女儿去了,也就转一圈就走了,等到手术结束以后,婆婆在住院期间几乎都是小双请假在陪伴她,照顾她,她的女儿依然是偶尔过来看望一下就走了。
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见人心,她平时对女儿那么好,什么事什么活都不让女儿做,都压在儿媳的头上,还天天把儿媳欺负成那个样子,但是,现在她有了困难,在她旁边尽孝的却是儿媳。
小双这个儿媳的做法无疑感动了婆婆坚硬的心,在小双一边照顾婆婆,一边还要照顾家庭的时候,婆婆提出让小双以家庭为主,不要太在意她的病情。
小双就跟她婆婆说家里就算乱成一锅粥也没什么,婆婆的身体,对她来说是最要紧的,婆婆看到小双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甚是感动,婆婆出院以后第一件事就跟儿媳道歉,承认自己过去做得太混账了。
03
通过小双的孝顺,赢得婆婆的欢心,两个人的关系回到了正常的婆媳关系,随着婆婆出院以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刁难儿媳,而是把儿媳当成亲闺女对待,很多活,不再让媳妇做。
有时候,她开始试着让女儿帮她做家务,婆婆的服软对小双夫妻来说是一件很幸运,很好的开始,只要婆媳之间没有矛盾,他们夫妻之间也不用愁,生活过得就会越来越好。
在很多家庭,婆婆的思想比较老旧,总觉得儿媳就理应做任何事,承担所有的责任一样,但是,在那些婆婆的眼里,她们因为没有看清儿媳的身份,所以,才要去强迫儿媳。
还有一种婆婆就是像文中小双的婆婆一样,因为儿媳的出身就看不起儿媳,这是极其不对的想法,现在根本不分什么城市,农村,不管儿媳从哪里来,只要她恪守职责,安守本分,品行端正,善良就够了。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付出的一个过程,虽然婆婆之前对待儿媳不好,但是儿媳很聪明,也很善良,懂得在婆婆有困难的时候出手相助,因此,获得了婆婆的欢心,一家人才回到正常的生活上去。
在婚姻生活中,婆婆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立场,不要过多干涉儿子儿媳的生活,不要对儿媳总持有偏见,这样是不对的,因为婆婆要明白自己总有老的那一天,年轻的时候对儿媳好了,那你老了的时候,儿媳才会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你照顾你。
很多婆婆不要总想着自己有儿有女用不着儿媳,但是,往往有些儿子女儿还真的不胜儿媳呢,所以,不管怎样,婆婆只要在先前对儿媳好了,老了的时候,儿媳再不怎么样,也总会尽她的一份孝心。
一个家庭的关系和睦,婆媳关系,夫妻关系都是最重要的存在,把这两个关系处理好了,整个家庭基本上就没什么大的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