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卦娱乐>正文

梁雅欣: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2019/10/10 6:01:57 来源:互联网

这个周二,我们进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首都博物馆之旅。我们到了古代瓷器展厅,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讲解员柔和的声音是我们更加投入到了她的介绍中,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粉彩镂空花果文六方套瓶。

当我看到这件展品的时候,我立即被它精巧的外表吸引住了。与一般圆形转心瓶不同,这层瓶子为六角形。口、足沿涂金,颈上部以粉青为地,画着粉彩如意云纹和缠枝花卉。颈、足部各绘蕉叶纹,腹缠枝莲纹,并开光透雕“三多”图案,粉彩为饰。光是这一层就令人如此惊艳,我再仔细一看,原来这只是一个外瓶,在外瓶里面还有一个青花瓷瓶!我睁大眼睛仔细地想要看清楚这个内瓶的全貌,却发现在外瓶镂空的遮挡下,内瓶上的花纹恰到好处的呈现出了一种朦胧的美感,这立即让我想到了“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诗。

此瓶造型规整,强烈的体现出当时中西合璧的特色,和当时的圆明园风格近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在淡乳褐色的地上,以金银双色勾绘出缠枝“洋莲”,从色彩、明暗、线条等诸方面,都洋溢着浓郁的“欧风”。粉彩、青花、镂空等手法全部在一个瓷器上都到了体现,巧夺天工,科技含量高,从不同方面表现出了当时乾隆朝官窑的制瓷技艺。

“那么这么精致的瓷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讲解员老师提出来一个问题,使我陷入了沉思。是啊,一个镂空就使这个瓶子看起来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更何况在这样一个瓶子里再放进去一个稍小一些的青花瓷瓶呢?也许是讲解员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便继续说道:“这样一看是不可能把一个瓶子放在另一个瓶子里的,那么我们换一种方式,如果先做好小瓶,再在小瓶的基础上做一个大瓶呢?”这句话立刻点醒了我,但即便是这样,也极其考验工匠的技巧与耐心,想到这里,我不禁对这件瓷器的制作者肃然起敬。

凡事基本上都以成双成对为佳,而这六方套瓶也不例外,只不过在被英法联军入侵时不幸丢失了。但俗话说得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关于这件陶瓷珍品的回归故事,还要追溯到7年前的一个拍卖消息。那是2000年春天,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总经理秦公先生得到一条拍卖消息,英国苏富比拍卖公司不顾中国国家文物局的公开表态,执意于5月2日在香港拍卖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去的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凭着高度职业敏感性,也为了不让流失的国宝不再次流失海外,秦公先生以自己丰富的文物鉴赏经验和爱国热情,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文物回归战。

2000年5月2日下午2点20分,在香港苏富比拍卖现场,这件国宝拍卖开始了,在经历了40多次的竟拍之后,北京市文物公司最终以1900万港币的价格压倒所有竟拍者,拍得了这件国宝。让这件流失海外的“艺术孤儿”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

也许物品会在历史的波澜中遗失甚至损坏,但它的故事却在千百年中被我们传唱。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热点新闻
  • 社会图库
  • 幽默搞笑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