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16日报道,此次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与之前IS策划的多宗针对西方的恐怖袭击——包括今年1月法国犹太超市袭击案及2014年12月悉尼咖啡店挟持人质事件,有所不同。之前的袭击事件属于“独狼”袭击,目标随机,伤亡小。但此次巴黎恐袭,背后牵涉复杂的事前策划和军火供应安排,极可能是IS决策层直接下令,反映IS策略的转变——由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掠地“建国”,转为直接攻击西方国家,借此维持曝光,吸引新血加盟。
巴黎政治学院专家拉克鲁瓦指出,IS比恐怖组织“基地”危险得多,“基地”会选择象征性目标,IS则滥杀平民,更难阻止其施袭。
据路透社16日报道,IS在新发布的视频中警告称,参与空袭叙利亚的国家将遭受法国的命运,并威胁在华盛顿发动袭击,目前尚不能证实该视频的真实性。
《纽约时报》16日也分析了IS这种策略改变。尽管西方国家进行了重点打击,IS影响力却与日俱增,并将袭击目标转移到伊拉克和叙利亚之外,策略上也倾向于使用引人注目的暴力行为攻击平民。巴黎的恐袭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经过合作、会造成大量伤亡、由较多名犯罪者策划并参与的袭击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