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新闻>正文

吃豆子更容易导致放屁 吃豆子放屁的原理是什么介绍

2017/7/19 10:43:29 来源:互联网


吃豆子更容易导致放屁

吃豆子更容易导致放屁是真的吗?吃豆子会放屁是什么原理啊?大家都知道,放屁是常事,但是你们知道人类为什么会放屁吗?很多人都知道,吃大豆或者大豆类食品之后,可能会胃部胀气,其实这都是屁惹的祸。其实多吃点大豆好处多多,但是为什么吃大豆会不停放屁啊?好尴尬!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屁

屁是身体排放的废气。

屁的来源:1.咀嚼时吞入消化道的空气;2.大肠和直肠内的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发酵食物残渣而产生的气体。

其中:氮气约 59%,氢气约 21%,二氧化碳约 9%,甲烷约 7%,氧气约 4%,其他含量约 1%。

屁中的氮气和氧气源于吞入消化道的空气,二氧化碳多源自肠液中的碳酸氢盐与遇酸分解和肠内细菌的发酵作用,小部分来自于透过细胞膜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则全都是由肠内细菌分解食物成分所产生。

当食物蛋白质含量较高(如肉类),屁中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升高,此时屁有明显的臭味;当食物淀粉含量较高(如薯类),屁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此时屁量明显增多。

因为二氧化碳的增加量明显大于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而且气压增大时,放屁的气流速度也增大,放屁的声音也就更响,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气味,所以有“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和“响屁不臭闷屁臭”的说法。


吃豆子更容易导致放屁

吃豆子会放屁是什么原理啊?

豆子中还有很大比例的糖(低聚糖),我们的身体不能吸收这种物质。当这些糖进入我们的肠子时,细菌就开始工作,并产生大量气体。我们还会从其他渠道产生气体,比如吸进的空气、通过血液循环渗入肠子的空气,以及唾液和胃酸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所含有的气体,这个气体就是屁。

豆类虽然营养多,但是吃多了容易胀气,这让一些爱吃豆类的朋友多了一些担心。那么有什么方法吃豆少放点屁呢?

现在目前市场上能买到一种“无屁豆”(BEANO)。这种无屁豆含有从霉菌中提取出来的食品酶,即半乳糖苷酶,它可以分解胀气食物中的复杂的糖。

另一个办法是在烹饪前将豆子浸泡,然后把水倒掉,这样就可以减小豆的造气威力,不过与此同时,你也会失去一些水溶性维生素。

大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5%—30%,组成比较复杂,多为纤维素和可溶性糖,其中只有一半可供利用,而另一半则是胀气因子棉子糖和水苏糖。大肠中的细菌在利用这些糖的过程中产酸产气,有利于肠道健康,但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甲烷气体,引起腹胀、肠鸣等现象。

除大豆外,扁豆、豌豆、蚕豆、绿豆和花生等豆类作物中均有棉子糖和水苏糖的存在。研究表明:胀气因子耐高温,但溶于水,大豆一旦浸泡、蒸煮、发芽均可使水苏糖和棉子糖的含量大幅度下降。

因此在烹饪豆子前先将豆子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把水倒掉,可以减小豆子的造气威力。对于容易胀气的人,要注意慢慢增加豆类的进食次数和分量,一次不要吃太多,身体才会逐渐适应。

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改吃豆芽或豆制品,因为豆子在发芽过程中,能够分解掉这两种物质,胀气因子在豆制品的加工过程中溶于水而基本上被除去。


吃豆子更容易导致放屁

放屁其实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功能。

食物进入消化系统,除了由消化酵素加以分解、吸收外,在消化器官中还存在著许多的细菌(通常在大肠较多,如有名的大肠杆菌),这些细菌会分解吸收我们吃进去的食物。 当我们所吃的食物被分解后若是产生气体,气体并不会被消化器官吸收,那怎麼办呢?由於肠胃会蠕动,这些气体便被排出体外,这就是所谓的放屁了。因为是食物分解所造成的气体,所以每次屁的气味也不尽相同喔! 放屁通常和我们吃的食物有关。

当我们吃进某些含有肠子无法完全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像豆子)后,这些无法吸收的成份会在肠内发酵,而产生许多气体。当气体累积多了,便发生“爆炸“而排放出来,这就是『放屁』。 这种气体的成份平均是59%的氮、21%的氢、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4%的氧,有时还带有一些硫化氢(像臭蛋一样的味道)。 不过,食物不是造成放屁的唯一原因,有时吃得太快或是吃东西时太紧张,吞进一堆空气,也会造成放屁。当然,也有可能是肠子有毛病造成的!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预测未来
  • 男人世界
  • UFO
  • 美女明星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