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解之谜>正文

日本人曾称中国为“支那帝国”?日本为什么称中国为支那

2017/4/27 8:10:42 来源:互联网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日本为什么不称中国为“中国”、而是沿袭旧称,继续称呼中国为“支那”呢?日本二战时称中国为支那,引起爱国人士的不满,这一词语之所以包含污蔑,原因并不在支那二字本身的含义,而是因为这一词语兴起的背景。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日本历史上对中国的称呼。


日本人曾称中国为“支那帝国”

日本古代崇尚中国文化,全盘引进,尊称中国为汉土、大唐、隋、清国,1860年代开启明治维新后,日本“脱亚入欧”,思想文化严重西化,说英语成了高大上的时髦事,CHINA音译过去就成了支那。

“支那”一词在近代日本民间先兴起,后官方用得越来越多。

侵华战争前,中国仁人志士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等留学日本,闹革命救国图存,拒绝承认自己是“清国”人。当然,那时也没有“中国”一词。


所以不少人借用CHINA的音译,说自己是支那人。

1902年,章太炎等革命志士在日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1904年,宋教仁在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梁启超也曾用"支那少年"为笔名发表文章;康有为次女康同璧也曾在诗中称"我是支那第一人"。

所以,此时的“支那”只是时髦的音译词,不带感情色彩。

还有更深的考究者称,CHINA一词来源于印度。古时印度人称中国为cina。而cina来自"秦"的汉语音译,印度佛教传到国外时,把印度对中国的音译也传了出去。

所以,根据印度对中国称呼的“cina”,古罗马称中国为Sinoa,英国称为China,法文称中国为Chine。


日本画的中国地图

侵华战争初期,日本人对中国称支那已经比较普遍。1938年,日本唯一反战的报纸《东京大学新闻》周刊发表一篇批判日本侵略中国的文章,称“不要再为了日本的利益去妨害支那人的生活……必须充分考虑支那国民的伟大之处,以及他们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只是,在军国主义控制下的主战舆论中,这种反战的声音太过微弱,报纸还没有什么发行量就很快被官方毙了。


日本画的“支那帝国”图

甲午战争前,日本对中国文化历史仍然尊崇,称中国为“支那帝国”。

后来,随着法西斯主义的走火入魔,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提到“支那”一词时,附着了越来越多的侮蔑意味。支那事变、北支、中支等给中国带来无尽灾难,惨绝人寰罄竹难书……

日本占领上海时期发行的货币,中支那振兴株式会社株券

1946年,日本政府发出《关于回避使用支那称呼之事宜》的通告,要求"支那"一词彻底从日本政府的公文、教科书、报刊杂志中消失,“支那”争论彻底解决。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八卦娱乐
  • 男人世界
  • 探索图库
  • 美女明星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UFO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