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四川绵阳落幕。
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赛什么?比拼“带娃本领”,究竟谁是高手?
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支代表队,共189名选手,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围绕“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保育师”两大赛项同台竞技。
2025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裁判长 郑玉萍:保育师这个职业主要面向的是托育机构、幼儿园托班从事婴幼儿保育工作的人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工作的场景更为广泛,可以扩展到家庭和社区,可以对照护者进行指导。
4月龄的“贝贝”,近期频繁哭闹肚子胀气,该怎么教焦虑的贝贝妈妈做排气操?
2岁的“乐乐”洗手总是凑合,怎么引导他规范洗手?
本次比赛的内容全面覆盖托育服务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回应性生活照料、卫生保健与护理、意外伤害应急处置、早期发展支持四大模块。从冲泡奶粉、更换纸尿裤、梳小辫,到实施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重点考察选手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能力。
比赛共决出20个个人奖、20个团体奖和10个优秀组织奖。两个工种获得第一名且符合条件的选手,还可按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 杜希学: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的托育队伍。举办托育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壮大人才队伍,推动托育事业专业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 刘红梅:全国总工会将持续推动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帮助职工缓解生育后顾之忧,助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解密照护门道:并非“看孩子”那么简单!
有人说,托育,不就是照顾小朋友吗?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其实大有学问。看似日常的照护动作,都是严谨细致的技术活,不是“看孩子”那么简单。
在一般人眼中,参赛选手的动作,都是漂亮又利落,但按照大赛的评分标准,有不少操作却存在着瑕疵。一位选手要完成的题目是模拟餐前桌面的消毒。这套看着非常标准的操作并不合格,会被严重扣分。
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命题组专家 周密:刚才这位选手的动作基本上都是对的。但是她选的手套过大,所以导致在擦拭过程当中,第一不顺畅,第二手伸入擦拭过的那一面了,这样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本次大赛全部项目都来源于真实照护场景。一位选手面临的场景是,某托育园中2岁的“莉莉”突然倒地,心跳呼吸骤停。她立刻检查莉莉的颈动脉,按压胸腔,为她实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这套操作仍然美中不足。
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 命题组专家 周密:这位选手心肺复苏按压频率、深浅度,从医学角度上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深度没有达到五厘米。一定要准确掌握这个技能,才会抢救有效。
这位选手正在带着22个月的“小悠”做游戏。题目背景是:入托2个月的“小悠”,常用整只手抓握,难以用拇指、食指捏取,于是不愿参与手工类游戏。这位保育师耐心引导,鼓励她在串珠游戏中将珠子穿入细绳。
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 命题组专家 周密:刚才这位选手她总体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首先,她对宝宝有足够的耐心,也能够以宝宝为主体,激发宝宝参与。
前景如何?超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岁以下婴幼儿约2800万名,超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在本次大赛上,我们可以看到托育服务发展出现了哪些新方向?
记者注意到,几乎每个比赛项目,都有选手和家长沟通的环节。除了操作规范,裁判尤其注重选手在与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中,是否展现出对家庭的科学指导意识。
2025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裁判长 郑玉萍: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使用合适的语言,使用非常趣味化的语言来便于他的理解。另外还特别注重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养育的过程。我们要指导家长在家庭当中对孩子进行类似的一些指导。
2024年,全国托育服务从业人员126.5万人,其中保育人员63万人。人员专业素养发展不均衡、专业人才缺口大等问题正不断改善,全国托育服务从业人员评价标准正不断完善,未来托育行业内对口毕业生占比将不断提升,推动行业朝着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原标题:托育≠看孩子!这场“带娃本领”的全国比拼谁是高手?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