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部门联合发布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南泥湾烈士墓碑终获妥善保护
说起南泥湾,人们脑海中会自动响起那熟悉的旋律,追思红色印记,可实际上,位于南泥湾的烈士墓碑却存在保护不力的情况。经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如今,英烈园文物保护标志已设立,相关修缮工作也已经完成。9月2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抗日战争时期,南泥湾是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八路军三五九旅驻防于此,屯田垦荒,留下大量的红色革命史迹。八路军三五九旅英烈园遗址(以下简称英烈园)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赵家河村,约200名烈士集中在此掩埋。由于英烈园曾遭国民党军破坏,部分墓冢化为平地,现英烈园中仅存关福祥烈士墓碑一块,周边土地被村民耕种,未进行管理保护。三五九旅后方医院(以下简称后方医院)于1941年3月迁驻至南泥湾赵家河村,旧址位于该村东头。1945年6月,医院随大部队转移后,部分村民居住过,现存三大院十二孔窑洞缺门少窗,院内杂草丛生,棋盘、石台等裸露风化,未进行管理保护。
今年4月,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检察院在南泥湾赵家河村寻访革命旧址时发现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关福祥烈士的墓碑。4月28日,宝塔区院针对该散葬烈士墓管理保护工作存在的墓碑风化、环境恶劣、管理缺失等问题立案调查,并向宝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南泥湾镇人民政府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全面履行对关福祥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职责。后宝塔区院在了解关福祥烈士生平过程中,得知关福祥烈士墓址所在地是当年集中掩埋八路军三五九旅英雄烈士的地方,称为“英烈园”。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行政机关积极开展现场调研、测绘、制定设计方案、协调土地征收工作。8月2日,宝塔区人民政府将八路军三五九旅英烈园遗址和八路军三五九旅后方医院旧址公布为宝塔区第八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针对英烈园恢复重建和后方医院旧址修缮的相关问题,延安市人民检察院于9月6日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向宝塔区人民政府、延安纪念地管理局、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宣告送达了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职责,统筹恢复英烈园风貌,加强管理维护工作;加强后方医院的修缮和环境整治工作,推动集中连片保护,就英烈园恢复重建项目实施涉及迁址等问题与采气一厂达成一致意见。
目前,英烈园文物保护标志已设立,已确认112名烈士的信息资料,恢复重建项目用地已纳入全市整体土地空间利用规划,与南泥湾镇赵家河村委会和村民已达成土地征收协议。后方医院文物保护修缮方案已编制完成。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9起,将引导全社会增强红色资源保护意识,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