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卦娱乐>正文

《除暴》难以“安良”?犯罪心理学专家做客《今日影评》锐评《除暴》

2020/12/18 6:01:03 来源:互联网


电影《除暴》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内地涉枪罪案、抢劫案超过一万起的时代背景下,刑警钟诚受命追捕悍匪集团老鹰帮的故事。影片集中呈现了那个年代公安干警的不易以及匪徒的残暴跋扈,其中由吴彦祖饰演的悍匪张隼,以真实案件中的“中国第一悍匪”张君为原型改编。《除暴》上映首周末票房破两亿,成为同期票房表现最佳之作,可很多观众也在观后纷纷指摘其中的叙事瑕疵。

11月24日,犯罪心理学专家、心理学博士夏雨受邀做客《今日影评》节目,从犯罪心理学专业视点锐评电影《除暴》,并就影片在人物心理刻画等层面的缺失与广大观众朋友一并展开探讨。


商业合格心理硬伤

正反人物集体失真

作为犯罪心理学专家,做客《今日影评》的夏雨首先对《除暴》极具冲击与痛感的视觉冲击给出肯定,认为它是一部“很合格的商业片”。可从犯罪心理角度出发,影片在她看来“太脸谱化了”,令警察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刺激有余、智慧不足,打来打去,一言不合就开枪。”她继续对《今日影评》指出,观众更愿意看到的灵魂和智慧上的较量,那样才能引发更强的代入感。

对于刑警队长钟诚在片中点到为止、并未详述的父亲身份,《今日影评》主持人晓丽颇感可惜,直言王千源饰演的这个角色“优秀但不可爱”。对此,夏雨也深感赞同。她对《今日影评》指出,这个警察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保国安民的他相比直接呈现英雄化的身份,其作为父亲的温情或许才能令电影成为永恒。此外,影片对于犯罪团伙的塑造也被观众指责“失真”。对此,夏雨向《今日影评》表示,影片以张君案为原型,但编导并未吃准对这一系列人物的心理刻画,对于他们需要精细进行的脑力分工与心理较量都没有很好交代,较为遗憾。


言语表达沦为噱头

如此《除暴》难以“安良”

看过影片的观众,都会对其中反复提及的“你给我讲个笑话”和“一根绳子就够了”两句话印象深刻。可在夏雨看来,这却是影片的一大败笔。她对《今日影评》指出,大家都很期待这两句话背后能牵出一个故事,可到最后却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结合专业视点,她直言一个人有意无意的语言都是其心理的表现,越是这些近似于口头禅的话语越能看到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可影片却只是拿它们当成噱头。

这一问题,其实牵引出的是观众对于人物心理的探知渴望,尤其悍匪张隼的妈妈如此温柔,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更令很多人不解。对此,夏雨向《今日影评》表示影片对罪犯父亲这一社会性榜样的介绍缺失可能就是症结所在。结合原型张君的成长经历,她介绍道真实案例是完全符合反社会人格与暴力性犯罪描述的,能够探知环境对他的影响。而对于票房火爆的《除暴》,夏雨对《今日影评》坦言它在“安良”层面是欠缺的,因为它只是一部提供视觉刺激的爆米花电影,没有对于警察和犯罪分子更为客观、科学的心理阐释,而默默负重前行的公安干警显然值得更好的影视表达。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热点新闻
  • 图片报道
  • 美女明星
  • 幽默搞笑
  • 幽默搞笑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