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话社区>正文

上海莱士扭亏背后:商誉高企遭问询 控股股东陷债务危机

2020/6/29 9:39:24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上海莱士扭亏背后:商誉高企遭问询,控股股东陷债务危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阎侠)逐步退出风险投资的上海莱士,在2019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成功扭亏为盈。

6月19日,上海莱士收到深交所对其2019年年报的问询函,问询函涉及了上海莱士的商誉、存货、其他应收款等方面。

6月28日晚间,上海莱士披露了对问询函的回复,也使得外界可以获取更多关于上市公司当前经营情况的信息。

商誉净额超50亿,占净资产比例为46.96%    

2019年,上海莱士成功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约25.8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08亿元。

不过,深交所注意到,截至2019年年底,上海莱士的商誉净额为53.91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为46.96%。因此,深交所要求上海莱士对比可比公司数据,说明商誉占净资产比例是否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如是,说明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公司为防范商誉减值的主要措施,充分提示未来商誉减值风险。

经过对比可知,上海莱士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的确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2014年起,上海莱士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收购了郑州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简称“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同路生物”)和浙江海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浙江海康”),收购金额分别为18亿元、47.58亿元、3.69亿元,由于收购金额较高、规模较大,因此在上市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形成了较高金额的商誉。因收购这3家公司而形成的商誉净额为530314.67万元,占商誉净额合计数的98.37%。而其他血液制品公司在近几年尚未进行较大规模的企业并购。

上海莱士表示:为防范商誉减值风险,公司一方面加强对子公司的管控,控制其成本,提升效益及盈利能力,确保郑州莱士、同路生物以及浙江海康的稳定经营;另一方面根据相关规定,每年对各公司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关减值准备。

控股股东陷债务危机,多次被动减持股份    

上海莱士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近期,上海莱士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多次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因此,深交所要求上海莱士梳理自2019年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具体减持情况。

在上海莱士的回复中,外界得以一窥上海莱士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以及上海莱士控股股东当前的资金状况。

根据上海莱士的回复可知,为增强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控股股东科瑞天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莱士中国”)采用股票质押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寻找和收购国内外优质的血液制品标的,协助和推动上市公司“外延并购与内生增长”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2014年和2015年,上海莱士控股股东成功筹划收购郑州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并以“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注入上市公司。2016年起,上海莱士控股股东通过其设立的并购平台分别完成对英国血液制品公司BPL和德国血液制品上市公司Biotest的收购,并于2020年3月助力上市公司完成了与全球血液龙头企业基立福(Grifols,S.A)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

“在控股股东全力支持和帮助下,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然而在此过程中,两大股东的债务规模则不断扩大。”上海莱士称。

2018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去杠杆”等政策的影响,上海莱士控股股东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的质押融资出现到期不能按期偿还或跌破警戒线及平仓线的风险,部分债权人采取了司法冻结、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方式处置质押股份等措施,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所持的部分上海莱士股份出现被动减持。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探索图库
  • 幽默搞笑
  • 社会图库
  • 美女明星
  • 热点新闻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