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牛油果的生活观(nygshg)
1
还记得《安家》里面那个买了跑道房的宫蓓蓓吗?
宫蓓蓓生完二胎后,为了改善生活她跳槽去了私立医院,一年赚三百多万。
按理说,宫蓓蓓的事业有了起色,她的家庭地位也会越来越高,然而事实却相反,宫蓓蓓和老公分居了。
宫蓓蓓和老人孩子住在两居室,因带娃分歧和公婆闹矛盾,丈夫则一个人住在那边的星空房,享受单身生活。
宫蓓蓓是知识女性,她已经意识到婚姻出现了危机,所以她希望再买个学区房,离医院近点,她还可以照顾好孩子。
那套跑道房就留给公公婆婆住,没想到宫蓓蓓老公却认为她卸磨杀驴、忘恩负义,嫌弃老人。
这三座大山压得宫蓓蓓喘不上气,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的生活,买跑道房、跳槽、熬夜加班、回来还要照顾孩子,可是却得不到丈夫的一丝体谅。
隔代教育的弊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老人追着喂饭,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要什么给什么,已经成为老人带娃的常态。
2
宫蓓蓓的公公喂孙子吃饭,婆婆不让小孙子添加辅食,宫蓓蓓老公工作轻松、有两个孩子竟然也不会换纸尿裤,这些都是矛盾的源头。
多少女人婚后嫁给了公婆,在一地鸡毛中自我成长,成长得好,离婚,成长不好,一个人默默煎熬。
宫蓓蓓很优秀,她现在经济独立,可以再买一套房,丈夫却认为她膨胀了。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婚姻是夫妻俩的事,一旦结婚,夫妻都应该承担起责任,而不是把孩子丢给老人,所有的事交给妻子,自己一个人享受诗和远方。
这种男人无疑是自私的,无论谁嫁给他,都不会幸福。
他唯有体验一下带娃干家务的辛苦,才会知道饭不会自己热,地板不会自己变干净,孩子也不会自己长大,需要付出多少心血。
关于买二套房,宫蓓蓓很刚,她说要么让老公陪她一起出来住,有空再去看看老人,要么她一个人带孩子们生活,让老公在跑道房陪父母。
3
中年人的婚姻变得一地鸡毛,无非就是丧偶式婚姻、隔代教育、婆媳矛盾、无话可说等,这些特征宫蓓蓓的婚姻都占全了。
并不是每一段婚姻到了中年都会变成这样,那么如何避免婚姻变成一地鸡毛?
1. 尽量不和老人同住,如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必须要和老人同住,就要约法三章。
比如育儿问题,要听晚辈的,不能溺爱孩子,追着喂饭、百依百顺,只会害了孩子。
生活习惯问题,老人习惯早睡早起,儿子儿媳加班熬夜,早上起不来,老人家早上做饭要轻一点。
老人身体不好带孩子干家务也辛苦,如果育儿问题出现分歧,尽量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正面冲突。
关系再好也要保持距离,因为人都有远香近臭的心理,相见好同住难,婆媳关系想处好更是难上加难。
如果当儿子的不作为,不仅会影响婆媳关系,还会危及到夫妻感情,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2. 经济独立是精神独立的基础,已婚女人要想在婚姻里被尊重,首先就要经济独立。
如果经济不独立,哪怕老公再爱你,婆家人也很难认同你。
他们会觉得你靠我儿子养,就该听我儿子的话,这就叫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在婚姻里我们必须要有底气。
宫蓓蓓有了经济实力,所以她占据主动权,她可以很硬气的说,你要么跟我走、要么留下的话,让老公自己做选择。
有经济实力的人,是不怕离婚的,无论男女,他都需要自己有本事。
离开我,你的生活会打折扣,离开你,我也可以过得很好,这就是强者的力量。
人们常说,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我觉得是因果关系,唯有自己有钱,才有底气谈尊严。
没有钱的人,很容易向生活低头,客户虐我千万遍,我对客户像初恋,不是我们不要尊严,而是尊严在现实面前,不值钱。
3. 丈夫要挺妻子,好的婚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丈夫会在关键时候护妻,比如她无助的时候,她累了的时候,都会及时送上温暖。
有人说,宫蓓蓓从没有笑过,她的笑充满了疲惫与苦涩,她没有发自内心的笑过。
作为一个高知人才,宫蓓蓓当然知道跑道房的利弊,可是她就为了天窗上的那点星光,买下了跑道房。
她太累了,每天披星戴月为了生活忙碌着,她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她却在丧偶婚姻中,一个人养家,一个人处理婆媳关系,一个人教育孩子,在孤独中挣扎绝望。
而她的丈夫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她忘恩负义,他却忘了这对老人到底是谁的父母?难道不是当儿子的孝敬爸妈?
妻子有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要替你伺候老人、照顾孩子、扛起家庭的重任?她工作48小时连轴转的时候,有人问过她一句,你好吗?
是呀,已婚的我们多久没有听到枕边人的一声问候,我们听得最多的问候,是快递员、外卖员、小时工的一声你好。
有人把婚姻过成了凑合,有人把婚姻过成了余生,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前者太自私,后者懂得分享。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代价,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
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两个人一起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幸福才会不期而遇。
▼牛油果的生活观,一个暖心的治愈系公号
▼
把时间交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