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卦娱乐>正文

李亦菲: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

2019/8/26 16:00:56 来源:互联网

在首都博物馆的瓷器展厅中,展示着一件极其精美的文物——景德镇窑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

此瓶通体以珊瑚釉作地,以珐琅彩绘碧桃和翠竹。腹部和颈部各有一只小鸟,蜜蜂飞舞于花丛,呈现出一派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象。珐琅彩瓷耗工费时,彩料大多依赖进口,烧造极其珍秘稀少,传世品罕见。目前所见,如此瓶形制纹饰,国内仅此一件。

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是清朝雍正年间的瓷器,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瓶的外壁珊瑚红釉铺地,均匀光润,呈色红中闪黄,色泽美丽。珊瑚红地上用蓝、绿、白、金红等珐琅彩料,绘制碧桃花、翠竹、鸟、蜜蜂等纹饰。腹部和颈部共绘两只小鸟,一只栖于竹枝上,另一只展翅于空中,摇首啼叫,蜜蜂在盛开的桃花间飞舞,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该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装饰及工艺技术等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彩绘讲究、造型秀美、纹饰细腻、构图考究,表现出了雍正时期珐琅彩发展特点和官窑器物的整体风貌。

珐琅彩瓷是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于康熙末期创烧的,彩料从法国进口,雍正六年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炼出了国产珐琅彩料。借鉴其他美术门类,将诗、书、画、印入瓷,烧造出最具艺术性的雍正珐琅彩。珐琅彩瓷的制作是在两地进行:所用素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进呈;炼制彩料,绘画题诗及烧造是在清宫造办处进行。一般由宫廷画院画家绘画稿本,名书法家题写诗句,然后皇帝亲自审核画稿,名师良匠负责烧彩。雍正时珐琅彩瓷器上所绘翎毛花卉、山水人物,与清宫廷画风一脉相承。珐琅彩瓷是纯粹的艺术欣赏品,体现出浓郁的皇族气息。

这种极其复杂的制作工艺与栩栩如生的细节,都奠定了它在中国历史瓷器中不可动摇的地位。精美的瓷器数不胜数,青花瓷最为世人所知。瓷器的历史,总是耐人寻味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  

清康熙时继承与发展了五彩,并创烧了“珐琅彩”。清雍正时期又烧制出“粉彩”,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轻巧俊秀,典雅精致,外形线条柔和圆润。其胎体选料极精,壁薄体轻,匀称一致,仰光透视,略显淡青,呈半透明状,在纹饰上,釉下彩中青花釉里红的制作达到极盛阶段,青花和釉里红在同一种气氛中烧成,两种色泽都十分鲜艳。清乾隆时的突出成就是转心瓶的烧制,以及成功地仿烧漆、木、铜器物和各种果品等。清代瓷器,集历代烧瓷之大成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达到了中国瓷器烧造的历史高峰。中国的陶瓷业直到如今仍兴盛不衰。而它,是中国古代制瓷巅峰时代中孕育出的精品,本在当时就极为罕见,是皇宫贵族的观赏品,而经过近三百年的历史沉淀,它褪去了浮华的气息,静静的诠释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清,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时代,不可否认,闭关锁国令历史停滞不前,可清朝前期,无数工艺都达到了巅峰,为后世留下一件件珍品。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则是最直接的体现,它凸显出了清代皇宫中的“贵气”,同时它的身上也有历经岁月后的稳重。

无论怎样,它都是一件无比珍贵的文物,无论怎样,我们都应以欣赏与学习的眼光去看待它,去看待它所呈现出的那段历史。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探索图库
  • UFO
  • 图片报道
  • 预测未来
  • 幽默搞笑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