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图库>正文

患者1959年做耳部手术 医生坚持50余年为其复诊

2018/5/23 18:00:07 来源:互联网

一根棉签的故事

大家都说,现在的医患关系很紧张,医生很难当。但是有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今年1月23日诊室里来了一个耳道异物的患者。一位老太太把棉签塞到耳道里了。她告诉我,她曾经在1959年做过耳部手术,她的耳部结构和别人不一样。我用手持耳镜检查,耳道结构确实跟正常耳朵不一样。但是没有看到棉签。我说,老人家,棉签是挺大的东西,手持耳镜放大几倍没看到,是不是棉签掉出来您忘了。老太太说,大夫,我这个耳朵的结构跟别人不一样,你再找找,耳朵里有棉签。老人家说的这么肯定,我就用电子耳镜放大十几倍检查。这才在耳道旁看到有几丝棉絮,顺着棉絮找,才看到在耳道旁有个深腔,深腔里赫然看到棉签。

我想,用耳镜找都看不到,58年前的医生设备就更简陋了,那是怎么做的术后护理呢。老太太说,确实挺难的。她术后一直由当时的小吴医生照顾。小吴医生说,她的耳道和别人不一样,别的医生找不到那个腔洞。50多年过去了,小吴医生变成了老吴医生,他已经是白发苍苍的80多岁的耄耋老人了。但是一直坚持为她复诊。

10多年前,吴医生由东北回到南方的故乡居住,但是每过几年都要回东北,义务为他曾经的老患者复诊。这位耳道异物的患者,5年前还接到吴医生的电话,让她去医院复诊。

我想起来。前年我在鞍山市中心医院参加规培的时候,见过这位退休的吴敏医生。他借用了诊室在看病。与平日诊室外的喧闹不同,外面的等候位上有十几位患者,非常安静有秩序的等待看病。

这种安静,就是患者对一位好医生的尊敬和信赖吧。想到这里,我带上额镜,拿出黄连药条,像吴医生一样,仔细的寻找那个多出来的腔道,为患者治疗。

背景资料:文中的吴医生叫吴敏,是原鞍山市耳鼻喉科主任,全国劳动模范。1959年作为助手为患者张女士做了鼓室成形术。这个手术是在没有显微器械下做的手术,难度非常大,当时轰动了辽沈地区。患者在2018年1月23日因为耳道异物在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求诊。我是长大医院耳鼻喉科的接诊医生。后面的配图是耳镜检查结果。为保护患者隐私,就略去了患者姓名了。第一张图是耳道异物图。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图片报道
  • 美女明星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探索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