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九歌》所收入的诗辞原来是夏代乐歌,后来遗落民间,民间的人们在祭神时演唱和表演(就像芈月那样),屈原将它们改编与加工,写成格调高雅的诗歌,成为了《九歌》。《九歌》共11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既然这些祭神的歌曲,写11篇自然有不同的祭祀对象,看表:
既然少司命是司子嗣的女神,那么《九歌少司命》中都写了些什么呢?先送上原文及译文:
是不是即使有译文,也看得云里雾里。要看懂这首诗辞,先要弄明白古代祭祀的礼仪。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xī)”,合称“巫觋”,祭祀时,觋(男巫)扮阳神(男神)、巫(女巫)扮阴神(女神),觋(男巫)接阴神(女神)、巫(女巫)接阳神(男神),扮神的和接神担任主唱,还有一帮巫觋和唱。回到《九歌少司命》,既然少司命是女神,扮演她的自然也是女巫,接她的就是男巫了,全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由不同的coser演唱,我来用更白话的总结一下。
天气这么好,少司命你烦啥?接神的觋扮演少司命的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