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也如法炮制,以确保远离本土作战的初战告捷。从兵力集结看,俄在兵力投送过程中大量使用障眼法。其中,战机采用了“大小结合”方式秘密转场,即由1架大型运输机领头,战斗机紧贴其后,甚至是藏在运输机的机腹下,用以规避探测。坦克、装甲车则混装在援叙物资中进驻塔尔图斯港。海军黑海舰队则以演习为名,向叙近海预置了以“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为首的远洋编队。
从用兵过程看,俄议会上院9月30日批准总统在国外动用武装力量,几小时后俄空军就在叙利亚空军的配合下,对叙境内极端组织实施空袭。空袭行动中俄运用苏哈-4电子战系统,压制极端组织雷达、通信系统,既确保战机的空中行动安全,又切断恐怖分子的相互联络,使其陷入混乱。俄用兵似行云流水,战法上致盲致幻,既迷惑了对手,又保护了自身。
精准打击 情报优先
反恐战争是最先进的军事力量与落后的恐怖组织间的猫鼠游戏,因此精确的情报、精确的打击手段、精确的作战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一年前,美军为打击 “伊斯兰国”,在巴格达建立联合行动中心,侦察机、战斗机以12比1的出动比例,搜索、攻击目标。F-22隐形战斗机、战斧巡航导弹等一大批高新武器出战,确保了打击效果。一年后,俄罗斯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以同样的方式,重演在叙空袭的大戏。
俄军首先与伊拉克、伊朗、叙利亚联合在巴格达成立打击“伊斯兰国”信息中心,收集、处理、总结和分析中东地区打击武装分子局势的即时信息,同时在太空和空中24小时持续搜寻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恐怖分子的基础设施目标,以便俄航空兵对其实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