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卦娱乐>正文

捡垃圾养四条命 暖心汇聚爱心得以传递

2017/12/6 17:53:56 来源:互联网

近日一起捡垃圾养四条命新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而对于捡垃圾养四条命详情也是很多网友关注的,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捡垃圾养四条命详情吧!


几年前,蒋贵英低头走过春熙路,高过头顶的垃圾袋,压弯了腰,路人不经意拍下照片,让她有了“口袋婆婆”这个称号。今年81岁的蒋贵英年过耄耋,和她作伴的,是矿泉水瓶和塑料纸板。“铁块两毛钱一斤、矿泉水瓶八毛钱一斤、纸板三毛钱一斤”——蒋贵英如数家珍。靠着一个个塑料瓶,一张张硬纸板,蒋贵英换来一家子的生活费。

近日,蒋贵英的故事再次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作为外地在蓉人员的蒋婆婆,一直受到公益组织,爱心市民及政府方面的关注和帮助。

暖心汇聚:4年时间,98次去家里

今天晚上,一个6岁成都小女孩通过她妈妈的微信找上记者。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就先把“口袋婆婆”的新闻链接发过来,透过微信她的声音稚嫩而温暖:“我想帮帮这个婆婆,她太可怜啦。”女孩多多(化名)刚刚拿到围棋比赛奖金,主动跟妈妈说,想要分一半给“口袋婆婆”。

这份关爱可以追溯到2013年。2013年,四川益路同行公益组织志愿者蒲斌听说了蒋贵英情况,今年以来,已经去过老人家里98次。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不断有人按照网络上蒋贵英住处地址,找到老人家。近至锦江、武侯,远至双流、成华。28岁的杨先生利用工作间隙找到老人住所,硬塞了几百块钱,把自己电话号码留给了老人,希望有事能够给他打个电话,临走时,他尝试着找到房东,想把这个季度的房租给交了。张女士在美容行业工作,打了辆出租车,花了20多分钟来到马鞍北路,简单寒暄几句,塞下几百元,赶着回去上班了。仅仅11月29日一个上午,老人家里就来了11个好心人。


“最近这几天,因为蒋婆婆的事,我们的公益组织群新进群的网友超过3000人,都是希望能够帮帮她。”蒲斌透露,公益组织4个2000人的大群,已经全部加满。截止12月4日晚7点,为蒋贵英献爱心的全国各地网友超过500人。在微博上,@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等予以转发,网友评论超过3000次。

她的角色:女性、母亲和外婆

在马鞍北路一条小巷尽头,是蒋贵英的住处。两间屋子紧挨着,一间给孙子住,一间给她和女儿住。蒋贵英有5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儿在六岁那年患上脑膜炎,一直跟她住在一起,如今已经58岁。女儿年轻时,还能自己行走,有时绊倒在田间地头,只能“依依呀呀”叫喊,等人拉扯。后来就开始犯病,抽搐、嘴唇发白,必须靠药维持。

老家资阳的蒋贵英带着患病女儿到了成都,每天还是要帮助女儿穿衣服,推她出门晒太阳。“离开我,她还能怎么活呢?”老人割舍不下,只能默默承受。

几个儿子每月给她450元,老人不嫌少,“他们各自都有一家人,都有两个孩子,也不容易。”蒋贵英明白,儿子做搬运,媳妇做环卫工,每个月也挣不了多少,没必要麻烦他们。

外孙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老人又回到资阳老家,把孙子带到成都,没有奶粉、牛奶,她碾碎红薯碾碎每天喂他。“也长到了18岁。”看着外孙,她叹着气,职高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成了她又一个心病。

事实上,一直有人在行动。蒋贵英最初住在二仙桥。那时候,蒋婆婆一家做饭都是用蜂窝煤,两三个月吃一次肉,家里洗衣粉也舍不得用。“只有她外孙的校服才能够用上洗衣粉。”蒲斌此后不断去往老人家中,每次他都会把老人家的情况记录下来,“需要什么、还有什么困难”。蒲斌说,给老人买了手机,老人搬家也会告诉这群志愿者,从二仙桥到成绵立交,再到现在的马鞍北路,她已经搬了三次家。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捡垃圾养四条命相关报道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未解之谜
  • 预测未来
  • 考古发现
  • 奇闻异事
  • 幽默搞笑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