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到了学说话的时间,他们有咿咿呀呀的说着无意义的音节,到偶尔冒出一两个字,总会引起父母们的兴奋,会仔细的区分话的意思,那么我们怎样去引导宝宝说话呢?妈妈们应当注意这些方面。
一点一点地引导孩子的正确语言
小宝宝到了10个月左右时,自己的意思或感情已经可以用语言来传达,主要由混杂的只言片语来表现。以最初的“妈妈”“爸爸” “狗狗”等单字来说,“狗狗”的意思可以是“狗狗来啦”,“狗狗好可怕”等包含各种各样的意思。2岁过了以后已经可以说“狗狗来啦”等两个单词连接一起的用法,在这时期就可以开始语言教育了。
小孩会用一些“狗狗” “喵喵”等单字或是“玩玩”“坐坐”等孩子的 用语,如果总是不能从孩子的语言中跳出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虽然没有必 要大费周章,一定要孩子改正过来,但爸爸、妈妈要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孩子说话,这样便可自然而然地将正确的语言教给孩子。能将语言很正确的教给孩子的秘诀是对孩子的兴趣能够掌握和了解,然后以孩了所感兴趣的话题为中心,以快乐的心情,一面陪孩子玩一面教导孩 子。
再者就是,妈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回答孩子所提出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说话能力成长比较慢时要仔细区分
语言能力的成长个别差异是很大的,语言能力若发展缓慢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因而常成为当妈妈的烦恼。
语言发展缓慢的原因,大致上有以下几点因素.
①有智力发展缓慢的可能。
②大脑麻痹。
③耳朵听不到或是收听困难。
④自闭症。
⑤父母不大和孩子说话。
有异常的情况可以在医院的检查中发现,如果健康诊断没有异常 的话就没有什么必要去担心。但是如果是周围没有人和孩子讲话,而孩子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妈妈在他说之前就先说出来,如此一来,孩子会认为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必要用语言来表达,所以越来越没有机会使语言能力进步。再者,对孩子严厉的责骂,催促孩子有话快说时,会使孩子显得更紧张而没有办法讲出话来。孩子在说话的 时候不能责骂他,要慢慢地让孩子把话讲完。
注意发音和词语准确
父母教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发音正确。如果父母发音不正确,将来会影响孩子说话时的发音。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发音不正确,不要认为是有意思的事,而需要及时纠正。另外要注意语音规范,用词恰当。
要联系实际.加深孩子对词语的理解
在教婴儿学说话的时候,注意把有特点的人或东西联系起来。孩子最初叫“妈妈”“爸爸”时,最好让他看着爸爸叫“爸爸”,看着妈妈叫“妈妈”;教他说“灯”时,要让他看着灯,这样能加深孩子对词文的理解,更好地帮助孩子记忆。
多带孩子外出游玩.增加语言兴趣
家长可带孩子去动物园或公园,孩子看到动物会感到新奇,例如看到大象 ,家长要马上教他说:“大象”,孩子会有兴趣地学习。
注意说话时语句完整
1岁半以后的孩子,学说话的积极性比以前提高了,能说3-4个字的语句,此时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句子完整,不要说半句话,比如,“宝宝吃饭”,不要说成“饭饭”,另外注意不要跟孩子学,比如,孩子说“饭饭”不要紧,但大人要坚持说“吃饭”,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宝宝学说话是由慢到快,由浅到深慢慢发展的,只要妈妈们耐心的去引导 ,宝宝一定能将语言学好的。
研究发现,男性从小到大的生活行为和环境暴露信息都藏在精子中,父亲的生活方式对后代健康影响更大。
父亲的年龄、饮食、体重、承受的压力等情况,可能和后代的出生缺陷、行为问题、发育障碍、患病几率潜在相关。究其原因,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表观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影响后代健康,但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
DNA
遗传不是你想那么简单
父亲并非只提供一半的基因遗传信息,精子还携带了从饮食营养到化学物暴露等全部生活记忆信息。
生活中,人们听说
DNA(
脱氧核糖核酸
)
遗传的机会较多,而“表观遗传”在研究领域都很前沿,绝大多数人可能没听过,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通俗地讲,
DNA
遗传确定了血缘关系,决定着性别、肤色等,比较稳定。而表观遗传是指
DNA
基因序列并没变化,只是基因状态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
打个比方说,
DNA
基因序列就像电脑里的文字,而表观遗传是在不改变文字意思的前提下,让文字呈现出“楷体”“隶书”“仿宋”等不同字体。
可见,表观遗传是不稳定的,就像不可控的“开关”,时而自己打开和关闭,不太规律。毫不夸张地说,作为男性,你抽的烟、喝的酒、熬的夜、吃的垃圾食品,完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记录在精子里,悄悄影响后代健康。
近年来,多国针对父亲行为如何影响后代健康做了深入研究,除了表观遗传等先天因素外,后天影响也很大,那么具体会有哪些影响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父亲行为对宝宝后天的影响
1.
胖爸爸的宝宝健康风险高
瘦弱和肥胖的男性,精子中有不同的表观遗传学标志,爸爸肥胖,孩子更易肥胖。另外,父亲肥胖,孩子可能不善于社交和解决问题。父亲超重,女儿患乳腺癌风险更高。
2.
爸爸吸烟的孩子爱得病
吸烟可能导致男性
DNA
受损,并遗传给下一代,增加孩子患癌风险。抽烟严重影响精子健康,孩子出生后可能面临肥胖、自闭症等种种问题。
3.
不良饮食习惯也会遗传
父亲如果喜欢吃高脂饮食,他的女儿更易患糖尿病。爸爸的食物选择倾向非常容易传递给下一代,所以不良饮食习惯会代际相传。
4.
爸爸压力大
孩子脑力差
容易焦虑和感到压力的父亲,他的孩子也易受到压力的影响,抗压能力较弱
;
子女还可能因为父亲的原因患上精神疾病。父亲压力大,孩子的注意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也相对较差。
有些坏习惯对精子和后代的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但也有些不良影响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逆转。男性朋友也许做不到一生控制自己,但至少要在受孕前几个月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做个称职的爸爸。
(2017-07-20)
现如今晒娃已经成了新潮流,在国外的网站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照片。
▼
宝宝安静地趴在爸爸胸口,父子俩一起酣然入睡。
▼
满满的父爱都要溢出屏幕了有木有?
▼
然而这看似温馨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英国奶爸Sam就分享了一段令他后悔终生的经历。
宝宝出生22天时,奶爸Sam主动提出让劳累许久的妻子好好休息一下,自己单独来带娃。
那天,Sam躺在沙发上,宝宝依偎在他胸口。Sam看着电视没多久,突然一阵困意袭来,就呼呼大睡起来。宝宝趴在爸爸身上,闻着家人熟悉的味道,也睡得格外香甜。
然而,宝宝这一睡,就是一辈子。当Sam醒来时,宝宝已经停止了呼吸。
他怎么都想不到,孩子好端端地趴在自己胸口睡着觉,几个小时之后就死了。
最后医生诊断孩子死于
SIDS(突发性婴儿死亡综合症)
。
(Sam一家三口
)
隐形杀手:婴儿猝死综合征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也称“摇篮死亡”,
原因不明,毫无预警
,常发生在睡眠中看起来完全健康的宝宝身上,是月龄2周~1岁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每年约有7000婴儿死于SIDS,发病率为2‰,一般半夜至清晨为发病高峰期。
目前医学界比较认可的主流说法是,这种病症与孩子体质,疾病发展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有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的
睡眠状态
。
研究表明,
以俯卧位睡眠为主的婴儿,SIDS发病率比仰卧位睡眠婴儿高3倍
。
2015年3月,浙江嘉兴一名新手妈妈让宝宝趴着睡觉,导致出生不到3个月的女婴窒息死亡。
很多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会打瞌睡,或者出于方便照顾孩子的角度,睡觉时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臂弯或趴在胸口,却在不经意间酿成了孩子窒息死亡的悲剧。
预防婴儿猝死:家长应该怎么做?
采取最安全的睡姿——仰睡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无论白天小睡还是晚上睡觉,
在1岁之前,仰卧是新生宝宝最安全的睡眠姿势。
除非宝宝已学会了 180度翻身,否则侧卧、俯卧对宝宝均不安全。尤其是早产儿,应尽早让其使用仰卧睡姿。
趴着睡的确有利于形成完美的头型,但是在这种姿势下,婴儿很可能不会转动头部,导致被褥堵住婴儿的鼻口,大大提高了窒息死亡的可能性。
当然很多宝妈或许有疑问:民间有传言说,仰睡的宝宝容易呛到气管?是真的吗?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宝宝在仰卧的时候,气管在食管的上方,由于有重力的作用,即使食管中有食物残留,也很难摆脱重力向上反弹到气管中。
但是如果宝宝俯卧,气管会在食管的下方,如果有食物残留,食物很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到气管,最严重可以引起窒息。
因此,
仰睡不但不会让宝宝呛到气管,反而让宝宝更安全。
睡觉时,给宝宝留出独立的睡眠空间
宝宝尽量拥有自己独立的睡眠空间,可以睡在自己的婴儿床或摇篮中。如果和大人同一张床,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给宝宝留出足够大的空间,也不要和孩子共用一床大人的被子。
这样做,
一是安全,不会发生挤压;
二是宝宝和大人的体感能力不同,盖一样的被子宝宝会不舒服。
由于传统习惯,或者家庭条件限制,中国很多宝宝大多跟大人同床,这确实增加一些安全隐患。所以,新手爸妈们还是要注意,尽量做到跟孩子同室不同床。如果实在做不到,睡觉时,也要检查孩子的睡姿,注意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避免让宝宝吸二手烟
宝宝处于二手烟环境的时间越长,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就越大。
宝妈们在出席某些场合,比如过年过节,家庭聚会等时,一定要及时制止,不要给二手烟一丝伤害宝宝的机会!
家里喜欢吞云吐雾的宝爸们,最好把烟戒掉,要是实在烟瘾犯了忍不了,就请移步阳台、通风处过烟瘾吧。
很多的聚会和宴会上,也会有很多人在孩子面前吞云吐雾,父母们要及时地给予合理的提醒和规劝。尽量不要让孩子处在二手烟的环境下。
要知道,对于这么小的宝宝,你抽掉的不是烟,可能是家人的健康和生命。
坚持母乳喂养,降低宝宝猝死风险
母乳喂养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有效保护因素,
进行母乳喂养,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婴儿猝死的发生风险。
短期母乳喂养可使风险下降45%,而长时间全母乳喂养可使风险下降73%。
这是由于母乳中难以计数的活性物质、免疫抗体,增强了宝宝的体质,保护宝宝免受感染。
当然,因为各种原因,这也不能要求所有母亲都母乳喂养,只能呼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更多母乳喂养的可能性。
使用安抚奶嘴,婴儿床不要太软
睡觉时可以使用安抚奶嘴,可以让宝宝保持仰卧的睡姿,同时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从而降低SIDS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等到宝宝确立了母乳的习惯后,再提供安抚奶嘴,通常需要3~4周的时间。宝宝睡着后安抚奶嘴掉落了,不必再重新放回宝宝嘴里。
还有很多家长喜欢陪孩子在沙发上玩耍或者睡觉,但其实柔软的沙发,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据美国儿科学会数据显示,每年有13%的婴儿睡眠相关的死亡发生在沙发上。
另外,婴儿床也不要选择太软的,床上最好不要放置质地柔软、可能引起窒息的物品,比如枕头、毛毯、毛绒玩具等等,这些都有可能覆盖住宝宝的面部,不利于顺畅的呼吸。
总之,婴儿猝死综合征不发生则已,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年轻父母们,千万要引以为戒,在宝宝最需呵护的阶段里,多一份细心,就少一份危险!
但也不必过分恐慌,只要坚持科学育儿,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宝宝们都会健康成长的!
也希望每位宝宝健康成长,每天都能香甜入梦!睡到自然醒!
-END-
(2017-09-03)
8月8日21时19分,27岁的岳霖正在四川省江油市某医院的产房外焦急地等待,作为江油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的他和妻子杨斯的第二个孩子就要出生了。这时,地震发生了,接到同事紧急集合的他马上出发去执勤,顾不上看一眼马上出生的孩子。
江油交警大队辅警岳霖? @平安绵阳 图
地震时,岳霖专注等待孩子的降生,几乎没有察觉。十分钟后,岳霖接到了同事的电话:“紧急集合”,岳霖9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同事只告诉他“马上紧急集合”。这时,岳霖看了手机信息才知道九寨沟地震了。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4年的交警大队辅警,他深知道路的畅通安全对于灾区意味着什么,“震区的游客要出来,救援的车辆要进去,交通线就是生命线啊”。而作为一名父亲,他却不得不离开即将出生的孩子和妻子。
岳霖不知道,其实在他走的那一刻,产房里,孩子已经出生了,也许他晚走几分钟,就可以看一眼刚出生的孩子,安慰一下虚弱的妻子。岳霖说,当妻子的姐姐告诉他孩子在21时29分已经出生的时候,他看着儿子的照片觉得不后悔。
岳霖告诉澎湃新闻:“即使当时知道孩子已经出生,我也会马上出发,毕竟他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以后还有很多时间。但当时多耽误一分钟,也许就会多耽误一个人的生命。”
岳霖和同事8日21时50分到达江油市区城区的205环线开始执勤,到9日凌晨4时左右都一直没有休息。岳霖说,他所在的205环线是去往平武县、九寨沟的一个重要路段,目前社会车辆已不允许进入,他已连续18个小时和同事在此指挥交通,这期间都没有来得及给妻子打一个电话。
妻子杨斯和刚出生的孩子 @平安绵阳 图
岳霖的妻子杨斯是广西人,和岳霖结婚后便来到了江油市,今年27岁的她和已经和岳霖育有一个4岁的儿子。“结婚后她就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操持家,这几年也很辛苦。”岳霖说,由于他工作的特殊性,家里的所有事情几乎都交给了妻子。
岳霖告诉澎湃新闻,从8日晚到现在,妻子也一直都没有给他打电话,“她知道我工作肯定很忙,不想让我分心。”他说:“我知道她不会怨我,这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了,以前儿子发烧的时候我执行任务,都是她一个人带孩子去医院,也没有怪我。”
岳霖知道妻子对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但依然难掩愧疚。他说,妻子怀孕期间他也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不能陪她,而现在妻子和孩子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又没有陪在他们身边。
“昨天姐姐发来儿子的照片后,我一有时间就看这个照片。”岳霖告诉澎湃新闻,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什么时候能见到妻儿,但回去一定要好好补偿他们。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四海八荒”:感动,尽职尽责了
网友“Sylvia”:辅警就是当警察的临时工
网友“噢”:必须赞一个
网友“千岛之滨”:就叫岳震生吧
网友“@@@天籁之音”:辅警是什么官职?
网友“雷鹏”:工作而已
网友“一只在进步的兔子”:孩子会为老爸骄傲的点赞点赞⊙▽⊙
网友“坡哥Sven”:暖文!为你点赞!!!
(1970-01-01)
在漫漫的育儿过程中,相信很多爸妈们都见识过小宝宝们,在生活当中多姿多彩的一面,比如在睡觉时喜欢把小手举起来,在看见新鲜的事物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在肚子饿了之后的狼吞虎咽……
提起可爱的吃货,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反应就是小宝宝。
事实上还真是,当小宝宝们肚子饿的时候,给他们一些些吃的,他们的表现可能会让你眼前一亮……不信,请看看这一位可爱的外国小宝宝。
刚开始,这位小宝宝安安静静的坐在婴儿椅里,时不时摆动着衣角,时不时扬起自己的嘴角,时不时抬头睁大眼睛看着你……
然而,小宝宝这一切的小举动都在透露出同一个信号——本宝宝肚子饿了!
爸爸看见小宝宝这一番行为,自然是心知肚明,于是小手一抖倒出了一些饼干,在小宝宝的婴儿椅前边……
已经在饿晕边缘的小宝宝,看见突如其来的饼干,立马小眼睛发射出锐利的眼神,小手开始不停的拿起饼干,快速的往自己的嘴里塞。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点点拖沓的成分,让人看见之后不免觉得十分有趣。
而且,小宝宝边吃的过程中,还边睁大自己的眼睛,看着边上的爸爸,看看他这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简直可爱极了……
吃了一会之后,小宝宝似乎有些饱意了,于是立马减缓了速度,开始了慢悠悠的进食之旅。
对此,有一位妈妈这样调侃道自己的宝宝,说他就是上辈子自己的冤家,每次看见吃的都能够兴奋得手舞足蹈,像几天没吃饭一样,疯狂的往嘴里塞……
妈妈们,当提到贪吃这件事的时候,你脑中可还记得自家小宝宝的吃相呢?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