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八千湘女嫁新疆秘闻 不从被打死逼疯实在太可怕。在1952年欢迎入疆湘女的大会上,王震曾鼓励她们说:“你们要安心边疆,扎根边疆,要把你们的骨头埋在天山脚下……”他的话还没讲完,台下的秩序就乱了,许多人当场就哭了。
在60年前,一纸“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招兵告示,掀起一股“八千湘女上天山”的热潮。
据《军嫂》文章“八千湘女嫁新疆”中说道,1950年初,《新湖南报》连续刊登了新疆人民政府、新疆军区司令部在湖南招聘女兵的启事。
启事中说,新疆军区要招募一批女兵到新疆进工厂、学俄语、上学校、开拖拉机,条件是16岁到2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未婚女性。
长沙及周边城市的女学生、社会女青年争先恐后报名。据新疆军区档案馆的资料统计,在这8000名湘女中,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3岁。
1952年,兵团总务处长刘锡宪向王震反映,这些有文化的湖南女兵不大适合介绍给老同志,他建议找一些农村的姑娘,最好是找丧偶妇女。于是,军区决定到山东去找。此后,大量山东女性被招入新疆。
这8000名湘女入疆后,10年后才准许回乡探亲。1962年,湘女陶先运探亲回来时,从长沙一直哭到兰州。由于路途遥远,直至今天,有的湘女还没有回过家乡。
现在,湘女们的丈夫大多噎过世,因为,当时这些丈夫都比湘女长10余岁,而且,他们经历了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和50年代的超强体力的劳动,一些人在七八十年代就去世了,这使很多湘女在中年以后就成了寡妇。
其中一些在60年代响应号召退出工作回家成了看孩子的家庭妇女,在生活上更加依赖丈夫,一旦丈夫去世,她们的生活只有依赖子女,目前的医疗和日常生活都比较困难。
如今,新疆的面貌远非昔日能比,这里边,有多少援疆儿女的血泪与汗水?为当年向上新疆的湘女们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