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峰会9月5日在印尼开幕,东盟国家和中日韩等国家领导人都出席了系列会议。美国总统拜登缺席此次峰会,却将在参加印度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后返程时专门访问越南。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学者指出,美国反复宣称重视东盟,拜登却缺席重要的东盟峰会而在几乎同时访问越南,利用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遏制中国的居心暴露无遗。中日韩领导人将在没有美国干扰的国际场合会晤,有助于缓和被美国因素和日本执意排放核污水等问题影响的紧张关系,推动三方合作恢复。
东盟由此可看清美国居心
本届峰会聚焦加强与东盟外部伙伴的合作。除东盟国家外,中、印、韩、日、澳、新、俄、美、加等国都派出政府代表参加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美国总统拜登缺席会议,由副总统哈里斯参加。不过,在9月7日至10日赴印度参加G20峰会后,拜登将访问越南。印尼前外长纳塔莱加瓦直言,拜登缺席东盟峰会是令人失望的。
“这次峰会召开的一个大背景就是国际和地区形势越来越复杂,让东盟国家感受到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安全方面。美国这几年组建的一些‘小多边’安全机制,不仅针对中国,也有针对东盟的特征。可以看到,东盟所有成员国都没有加入美国所主导的安全机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所周边外交室主任周士新表示,东盟国家感到地区形势紧张与美国加强在“印太”地区安全存在与影响力有关。例如美国通过在南海制造热点,促使菲律宾向美靠拢,也让东盟国家感到美国在“分化”东盟。“印太经济框架”只有7个东盟国家参加,这一机制所许诺的经济红利目前来看也是“口惠而实不至”。
有评论认为,拜登缺席东盟峰会是美国对即将卸任的佐科发出信号:印尼根本不在美国关注范围内。
周士新指出,拜登的缺席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决定,体现出东盟在美国对外战略棋盘中的作用下降。印尼是美国在东盟的协调国,也是东盟第一大国,但拜登出席G20之后到访东南亚,却选择简短访问越南。事实上,越南在政治体制方面与美国存在矛盾,美国也一直没有放弃对越南进行颜色革命。东盟国家由此也可以对美国的“印太战略”有更加清楚的认识,美国在东盟主要拉拢越南和菲律宾两个国家,只是为了借助南海问题遏制中国,对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国家统统弃之如敝屣。
中日韩恢复合作的机会
此次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举行的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18届东亚峰会,将是一段时间以来中日、中韩关系趋于紧张情况下,三国领导人首度在国际重要多边场合同台,备受关注。
“本次系列会议既有10+3领导人会议,也会有中日韩领导人会谈,应当说是中日韩恢复合作关系的一个很好机遇。”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对本报记者表示,日方、韩方都在会前表达了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愿望,在没有美国干扰的国际会议场合,日韩领导人都有可能表达与中国恢复经济合作的愿望。
周士新表示,10+3合作成立之初,当时中日韩关系的环境可以说比现在还要困难。正是因为困难,才启动了10+3合作机制,希望通过东盟作为中间人的形式来促进中日韩之间的沟通。10+3合作重视经济合作,逐步促成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的建立。每次10+3会晤,中日韩三方都密切聚焦经济合作进行交流,同时侧重三方如何协调与东盟合作,对促进地区经贸合作与稳定发挥了很大作用。
不久前的美日韩戴维营会晤对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关系以及中日韩三国合作机制都造成恶劣影响。吕超表示,作为今年中日韩合作的轮值主席国,韩国政府正积极促进三国峰会召开及三国机制工作层级的沟通。此次东盟峰会应当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目前三国合作机制的恢复除美国干扰外,还有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的负面影响,不过这并不妨碍三国领导人坐下来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