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索图库>正文

安徽一个村子藏匿山顶上千年,出村都困难,却是皖南最后一片净土

2020/8/11 15:06:24 来源:互联网

期待已久的皖南之行终于开启了,对于安徽如画般的古村落风光一直有着谜之向往。今天将要前往的村落名为阳产土楼。问起当地人很多人竟不知有这样一座土楼古村。原因之一是这座土楼的地理位置实在过于偏僻,它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的东南群山之中。


前往阳产土楼的过程略为艰辛,清晨从歙县城区出发,在新客运站搭乘去往岔口的巴士。沿路可以在阳产村路口下车步行前往阳产土楼。


一个小时的的山路颠簸,到达阳产村口只是前往山顶土楼的开始。从阳产村口进入还需要步行15分钟的路程才能到达去往阳产土楼的山脚下。在这里可以搭乘村民组织的拼车前往山顶。但是热衷于沿途风景的我们还是选择步行上山,30分钟的高坡度山路,相当于平地上一个多小时的体能消耗。



沿着古道步行沿路是茂盛的树林植被,到达山顶方知白云深处有人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豁然开阔的黄土村落。这与传统的徽式建筑大相径庭。


为什么在皖南的深林之处会有一个遗世独立,与人隔绝的山顶土楼村落。原因竟然要追溯到宋朝时期,郑氏一族因为一次狩猎,发现这皖南群山之间的山清水秀,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便由歙县北部南迁来到如今的阳产地区。而郑氏一族的历史之源始于公元前806年,周王分封郑桓公,为郑氏第一世祖。三国时期避战乱于丹阳郡,直至宋代由定潭迁入如今所在的阳产。于是世代传承,成就了如今隐匿在山林之中的阳产土楼。


清朝时期阳产村落达到鼎盛,当时的阳产土楼有超过500多户人家,1200多人口。如今的阳产依旧保留着300多年前的村落布局,现存民居372栋,其中200多户为传统土楼建筑,土楼群户户紧挨,村中石桥流水错落有致。这是徽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传承。




有关土楼建筑与徽式传统民居的差异,原因是在深山之中建材匮乏。居民只能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利用青石为地基,以黄土与柴草砌墙,形成了留存至今的阳产土楼。土楼多为二层结构,除了建材的区别,在建筑风格上依然可见徽式民居的传统。村中一处“五角楼”正是徽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阳产土楼高居山顶,有着极佳的视野,村落依山势而建,最低处民居至最高处的垂直距离有近50米的落差,登高望远才是欣赏土楼风景的最佳方式。


沿着村中石子小径顺时针游览可以避免走回头路。近年来阳产土楼吸引了不少游人的关注,但游客量依然不容乐观。或许实在是上山之路不便,崎岖的山道无论是步行还是车辆都是行之不便,去一趟县城都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村中没有任何公共交通。


土楼中兴起了多户农家乐,都是门前冷清,村中过半的土楼已经上锁,少量内部经过装修的土楼还住着一些老人。阳产土楼群的风貌依然,登高望远时的一片呈黄色土楼错落的景致于群山之中尽显宁谧悠然。但上锁的房门无疑是村落逐渐败落的写照,毕竟深居山林是年轻人无法承受的寂寞。田园生活固然好,但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选择了喧嚣的城市节奏。




阳产土楼不失为历史与自然结合的风景,人文风俗令人流连忘返,家家户户种植农作物,青藤上满挂的南瓜、葫芦,门廊前成熟的黄色玉米,满山的茶林,狗吠鸡鸣,自给自足。




在深林尽头,白云之处,群山围绕之中,一座远离世事的宁静村落,可以在当地村民家中小住几日,感受清晨日出的雾色古村,秋季晒黄的喜悦。



从阳产土楼下山又是半小时的山路,即使如今修了通往山顶的盘山公路,进村之路依旧崎岖蜿蜒,两车相交难以通过。在过去的数百年中阳产土楼的居民与世隔绝,在山中深处过着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大概也是如今都市人所向往的净土吧。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幽默搞笑
  • 网络焦点
  • 美女明星
  • 热点新闻
  • 社会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