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大概是山西省最特立独行的一座城市。许多人对山西的第一印象是“煤老板”,运城人到外地经常要给人解释家乡并不产煤,不是“壕”。山西的方言是晋语,可运城人表示自己家乡以北的山西人说话都听不大明白,因为运城方言是中原官话,更接近于西安话,而运城南部、东部则偏河南口音。
还有运城是山西第一人口大市,500多万常住人口,比省会太原人口都要多。不少运城人的童年记忆之一是:儿时的傍晚,每当《新闻联播》结束后看《天气预报》,全家人都关注着西安的天气。这是由于运城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刚好处在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相比起省会太原,运城距离西安更近,到河南省会郑州也不算远。这样一座城市,无论地域文化还是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方面都是很独特的。
运城——得名于“运盐之城”
运城古称河东,是山西省最南边的城市,黄河在这里拐最后一道大弯向东入海,汾河在万荣县汇入黄河,背靠吕梁、中条两座大山,因此从地形上看运城三面环山、三面环水。这样的地貌导致运城的夏天格外闷热,气候跟太原差异巨大:太原夏天的傍晚是凉爽的,运城则直到入夜后还能感受到空气中的燥热。古时运城是湖区,气候原因使水资源枯竭形成盐池,造就了千年盐业,也使这片土地因“运盐之城”而得名。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清代,盐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运城历来地位突出。昔日盐业发达,如今盐湖已被开发成景区,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湖,被称为“中国死海”。
运城盐湖的七彩盐池每年夏天都要上一次热搜,但其实网上的照片大多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有“照骗”之嫌。七彩盐池的景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在光线不好的条件下,也就只能拍出个灰蒙蒙的湖。景区的漂浮、盐浴、黑泥浴等项目值得体验,适合亲子游。
这里最早叫中国
关于运城的传说很多,至今有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墙的故事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说法。上古时期的事情真相,我们没有多少证据去辨别真假,只能当传说故事来听,但可以确定运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此运城的文物旅游景点非常丰富。
位于解(hài)州镇西关的关帝庙是运城文旅的重中之重,因其是关帝祖庙,也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关帝庙。解州关帝庙与曲阜三孔,分别对应我国的武圣和文圣,作为中国人都值得一去。对关公还是要抱有敬畏之心,记得去这种地方不要蹭别人的讲解,自己请个导游。哪怕参观完记不住导游说了些什么,但能有一刻全身心地沉浸在历史知识中也是很值得。
其余普救寺、鹳雀楼和黄河大铁牛相距不远,组成一个大的旅游区,可以在一天内顺序游览。还有芮城永乐宫的壁画,虽不及敦煌莫高窟有名,但其气魄及精彩程度与敦煌相比并不差。而且由于壁画都不能拍照,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觉到它的精美巧妙。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芮城西侯度遗址,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用火遗迹;而夏县尉郭乡西阴村则出土了切割过的蚕茧化石,可以证明我国养蚕业的起源。关于我国五千年历史,至今国际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但运城的文物古迹和古建筑足以证明,五千年中国看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