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闻异事>正文

我国古代鼎盛时期,有没有饮马印度洋?

2020/3/9 10:04:19 来源:互联网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很难称得上是一个陆海并重的国家,直至近代列强纷纷从海上而来,我们才意识到海权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既然大洋如此值得国人向往,也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中国强盛之时的疆域范围,彼时我们距离印度洋并不遥远,但为什么始终不能将国土向南延伸至海洋呢?而今从任何一张地形图上都不难发现,青藏高原以南是无遮无拦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云贵高原以南则是同样平坦的缅北平原。彼时中原王朝已经控制了青藏高原和云贵地区,何以不居高临下,占领上述两处平原呢?如此一来不就实现了饮马印度洋的梦想了吗?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鉴于青藏高原的海拔劣势,想从这里翻越喜马拉雅山基本不可能。不过纵然如此,但从云南或四川进入缅甸就简单得多了,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国人同样止步于此,而不曾向南更进一步呢?事实上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大概觉得“平原永远比山地更容易征服”,毕竟居高临下的地势之利在中原王朝的历次战争中得到过无数次复制。

诚然在多数人的印象里,高原山地能够用以耕种的土地极其有限,而且由于海拔的因素生存条件也相对恶劣,故而很难聚集起足够的人口。相反平原低地沃野千里,历来是农耕民族扩张的理想之所,所以面对孟加拉湾附近的肥沃土地,中国人的祖先没有理由不会眼馋。


可惜世人传统的认知在东南亚遭到了颠覆,因为在这里的平原还真的不如高原更加适宜生存。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来对比一下云南与缅甸的人口:缅甸北方的克钦邦与实皆邦在地理上属于绝对的平原,面积共约18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合计不足750万;与之相邻的云南面积不过39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却高达4800万,而后者属于地地道道的高原。从两者的对比上不难看出,缅甸北部虽然在地图上显示为郁郁葱葱的平原地区,但在实际当中却未见得是适宜生存的好地方。

事实上,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北上的过程中遇到云贵高原,继而沉降在缅甸北部,所以该处的水量甚是充沛。再加上东南亚炎热的气候,于是数不尽的毒虫和微生物就成了这里最早的主人。


在古代医学尚不发达的年代,中国的先民要想自北向南抵达印度洋,必然要穿过无尽的热带雨林,而野兽、蚊虫和瘴气就成了最大的障碍。

清朝鼎盛时期,乾隆皇帝曾做过一次类似的尝试,但后果显然不尽如人意。虽然清军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但疟疾和后勤问题却时刻阻挡着大军进一步南下。后来随军出征的皇亲福灵安也因为不适应东南亚的气候而身亡,这场远征也就无果而终。


事实上,对古代的中国而言,印度洋远不像今天一样具有吸引力,而中原王朝也往往满足于控制云贵,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社会图库
  • 考古发现
  • UFO
  • 探索图库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UFO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