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奥巴马向普京妥协,答应共同打击IS,并且在11月17日终于实质性地打击了IS的运油车辆。白宫做出的虽然是姿态,但在这些姿态做出后,各大国联手打击IS的趋势已不可逆。
更为重要的是,当地时间11月1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巴黎西郊凡尔赛宫举行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表示,极端恐怖组织威胁整个国际社会,法国希望尽快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通过决议打击恐怖主义。奥朗德说,法国已处于战争状态,他表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今年以来已在多个国家发动恐怖袭击,已威胁到整个国际社会。他呼吁尽快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通过决议打击极端恐怖组织。奥朗德表示将向议会提交议案,将国家紧急状态延长至三个月。
同时,奥朗德还表示,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不是法国的敌人,IS才是他们的敌人。奥朗德迫于压力显然是红眼了,如果不作出反应,这可能是其政治生涯的滑铁卢。迫于现实,奥朗德果断对自己曾经第一个承认叙利亚反对派、要求巴沙尔必须下台并为此不惜亲近IS的做法认错。
与此同时,俄罗斯则在今天如我们之前文章中分析的那样,公布了埃及西奈半岛的坠机为恐袭,是炸弹炸毁了飞机。
普京,成了这一轮中东大博弈的最大赢家,俄罗斯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竟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改变了世界大势走向,不得不让人佩服。
那么,普京是如何改变这一切的呢?我们不妨来做一下简单的复盘。
我们知道,2013年9月普京以军事支持巴沙尔政权为威胁,阻止了奥巴马要空袭巴沙尔政府军的决定,白宫为了报复,发动了乌克兰反对派的力量推翻了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由于乌克兰对俄罗斯来说不但是面对北约的战略缓冲,也是俄罗斯大国战略的最重要支点。
在美介入后,普京知道已不再是过去和欧盟的那种和平玩法,所以在东乌克兰一边支持东乌打着内战,另一方面拿下了克里米亚保证了黑海的出海口。但是,如此一来,也让以美为首的北约找到了制裁的借口,于是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俄罗斯遭遇一系列严重制裁,经济也遭受十多年来最大的压力。过去一年多,俄罗斯除了得到了克里米亚是实质性的里以外,战略上、经济上都极其被动。
然而,9月30日,在准备了一个月之后,普京下令在叙利亚动武打击IS,这让包括美、欧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颇感意外和措手不及,但面对普京的出击,他们却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