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现东汉古墓:尸骨消失身份成谜!墓主应算当时有钱人】
日前,重庆涪陵区一处施工工地挖掘到一东汉时期的墓葬,距今约1800年。
见多了患上职业耗竭症,上班如同上坟的苦瓜,直面汉墓的穿越反而欢乐得跟开派对似的——
墓主生前是干什么的?到底豪成啥样,能在墓壁、地面、天花板铺满精美青砖?墓主的尸骨去哪儿了?……
5月8日下午,涪陵区博物馆考古队便展开抢救性发掘。
随着表面泥土的清理,黄泥堆里,一个“凸”字形的砖石墓轮廓逐渐清晰。经现场测量,墓室长3.88米,宽2.5米,高2.3米,甬道长2.2米。
内部装修确实有点豪,光是青砖,存留下来的就有三种。挖掘机挖到的是甬道券拱,由一头宽、一头窄的楔形砖砌成。
墓室及甬道四壁,是清一色菱形花纹青砖,子母榫结构,不用粘合剂就能严丝合缝;刨去黄土,还有青色铺底砖。
值得注意的是,古墓墓室镶嵌的汉砖上有菱形花纹封门砖不见了。
另外,墓室有碳化的棺木痕迹,但人骨痕迹全无。
涪陵区博物馆考古队队长陈啸介绍,已在甬道发现盗洞,推测在下葬的年代,这里就被盗墓贼光顾过。
为期5天的现场发掘下来,考古人员陆续从黄泥中清理出陶罐、陶甑、陶灯、人物俑、动物俑(猪)、五铢钱残片等39件随葬品,多数残缺不全,也应证了古墓曾被盗的推测。
业内人士透露,只可惜,一场辛苦一场空,厚葬反而成了汉墓屡遭盗掘的重要原因。
考古界因此有“汉墓十室九空”的说法。
焦石镇汉墓发掘现场找不到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东西。只从墓的形制、随葬品推断,墓主还算是当时的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