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郎眼》这个节目怎么样?财经郎眼和锵锵三人行哪个更好看?
这个节目有营养吗?个人看过以后觉得几位嘉宾的解说和点评都很肤浅,专业水平不够。
财经郎眼的变化越来越大,老狼从上海搬到广州,前些年老狼在解码财商中访问了郭美美一期,完全一改老狼风格,要知道老狼思维非常清晰,讲话有很快,那一期看的完全是另一个样,节目中老狼多次以站在公立者的角度去采访,实际上他想撇清与郭美美的关系。这次事件打击了老狼整个声誉及权威性,其实我也觉得他这么明白的人他不知道和郭美美扯上完全就是一身骚吗?一个站在公众和媒体面前的经济学家,他的衣食父母就不是像那些体制内的人一样了,他的市场定位就是他的粉丝,所以他的观点一定是要代表他群体的利益、反映他的群体的声音,这样的观点立场绝不是公正、绝不是闷头做学术那样事实求是。当然我也不认同豢养的经济学家能够有独立的精神,能够代表普罗大众。
财经郎眼从当初的三人圆桌谈话,到现在笛声、朗声、到圆桌,变化很大,时间也拉长了,增加了王牧笛的时间,尽管他的声音大多来自网络段子,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看的出来广东卫视在打造自己的主持人,这需要时间历练。节目娱乐性增强,必然会打来严肃性减弱,而且娱乐本来就是取悦观众,所以造成对问题的看法就显得没那么深了,万恶的收视率。
很多人批评郎咸平观点太泛,夸大其词,反正各种声音都有。我倒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媒体的声音是完全中立的,中国不用说,国外也是如此,在国内能有这样一档民间声音反映在官媒上已经算是不错了。只有新闻才追求中立性,反映事实,其他节目不需要,不认同可以不看,因为就像小时代一样,他不是放给你看的。
老狼的料没有以前那么猛了,这是事实。你想想他在国内那么多演讲,跑来跑去的,这不就是获得的体制的某种程度的认同了嘛,你还能这么尖锐的批评政吗,还能把干货放出来吗?第二,一星期一期能够把问题分析明白有点仓促,不像专题研究。
这挡节目肯定不是给高达上的人看的,提出的建议并非能真正实行,更多给大家一个思路,提出看问题的一个视角,拓展一下视野,总之,兼听则明。
如果你只是初级入门者,那是因为人家说的你不懂,如果你是高级玩家,那是因为他们观点有点歪!
一山不容二虎,王牧笛和王福重肚子里没货,一个说书讲相声,一个段子王,基本算是来捧角的,没有三人行那种三个臭皮匠的有趣,也没有窦文韬那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味道,整场王牧笛更像是个北大学生会节目主持人,而不是节奏话题引导者,关键是太年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但是还是脱不了象牙塔里的迂腐书生味。而郎咸平的话讲话虽然好很多,但也没谱,又泛又空,后期写的几本书功利化很浓,没什么干货,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Larry H.P. Lang。
对于这个节目并不看好,前期依靠老郎爆料吸引眼球,发展起来了又没有高层支持,畏首畏脚,难以触动深层次的问题,又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而且老郎那个性格和观点并不受学界欢迎,没人捧!但他又不愿意和草根自媒体、公知那样没下限,所以位置很尴尬!
另外广东卫视不够重视,节目时间一调再调,经常缺期,制作水平太差,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