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索图库>正文

大碗暖壶塑料袋 老报旧闻中打捞青岛啤酒的平民姿态

2020/8/10 15:08:57 来源:互联网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关于啤酒的故事我们继续。

如果说啤酒在青岛的出现带着傲慢与偏见的话,那么,如今的啤酒早已在岁月的涤荡中,褪去了洋装,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其中经历了哪些过程?特别值得一书。于是,半岛记者打捞老报纸,并采访了多位啤酒爱好者和文史研究者,听他们讲述啤酒与青岛人结缘的别样过程。

三怪之一

散装啤酒塑料袋

“青岛有三怪:散装啤酒塑料袋,穿着泳衣逛大街,半夜灯下够级牌”,这是青岛的一大特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塑料袋装啤酒,几乎随处可见,无论是超市还是啤酒屋,只要有酒桶,就在旁边配有一打塑料袋,拽出一个,打几斤啤酒回家,凉爽解渴,是夏日该有的风情。

如果时光倒回几十年,自行车遍地的时代,下班路上在街头打好散啤挂在自行车把上,带回家“哈”,自是快事一件。

都说青岛人有幸福三宝:“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

啤酒到底能给予人们什么样的幸福感呢?丰子恺如是说:“此酒开瓶,白沫四溅,气足味醇……啊,啤酒真好,使我每天爬山感受的疲倦,都被消除得一干二净。”

1930年,梁实秋和闻一多一起来到青岛,被国立青大校长杨振声“先尝后买”的方式吸引到青岛任教,这里淳朴的民风和秀丽的风光彻底打动了他们。然而,两人还是认为,“青岛虽然是一个摩登都市,究竟是个海陬小邑,这里没有南京的夫子庙,更没有北平的琉璃厂,一多形容之为‘没有文化’”,不过“此地虽无文化,无妨饮食征逐”,所以他们和杨振声、赵太侔、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方令孺组成“酒中八仙”,经常“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吓得受邀来青的胡适赶紧把刻有“戒酒”的戒指戴上挡酒。相信,他们喝的,除了有名的绍兴花雕,啤酒必不可少。因为梁实秋常去佛劳赛尔在中山路开的餐馆,点一份牛排,“佐以生啤酒一大杯,依稀可以领略樊哙饮酒切肉之豪兴”。朋友来了,他自然会推荐。

“树下一卷诗,

一壶酒,一条面包——

荒漠中还有你在我身边歌唱——

啊,荒漠也就是天堂”

在梁实秋的眼里,诗、酒、面包,便是天堂,这些青岛都有。

1933年夏天,柯灵来青岛,写下多篇青岛印象游记,如《岛国新秋》《咖啡与海》《魔窟》《如此桃源》等,他在《岛国新秋》极力赞美青岛秀丽的海滨风光,“夏天冉冉尽了,秋来了,海风是凉凉的。避暑的阔人被窗前的冷月唤醒了枕畔幽梦,心里袭来一丝飘忽的怅触。夏天去得真快,好像海水浴还没有洗畅呢”。恰如此时青岛的写照。

在文章中,柯灵写出了游客在青岛游山玩水的惬意,尤其是这一段:“就是这样在浪花里沉浮,在沙滩上徜徉,让炎夏的白昼偷偷溜过。厌倦了,你可以向沙滩后面走去,疏疏的绿树林子里设着茶座,进去喝一杯太阳啤酒,喝一瓶崂山矿泉水,或者来一杯可口可乐吧;无线电播送的西洋音乐和东洋音乐在招诱着呢。”仔细品味,和今天几乎没差别。

在上个世纪30年代,第一海水浴场内,还设有专门供泳客喝啤酒的“酒排间”。据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异国情调的啤酒木屋。屋内有数排长桌,供应“散啤”和简单的小菜。泳客们可以一面观赏海景,一面品尝啤酒,把酒临风,物我两忘。

啤酒进入青岛百姓的生活时间并不早。据《胶澳志》记载,早期青岛的啤酒三成内销,七成出口,而且不供应中餐馆,大多用于西餐厅和酒吧。产量少,以出口为主,啤酒的地位在当时可想而知,堪称奢侈品,“青岛市民只有在一年两节才能买到”。鲁勇先生给半岛全媒体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可见青岛啤酒名声在外,让外地人艳羡不已。鲁勇记得,1969年一个青岛户口可以买8瓶青岛啤酒,他下乡过年,“大队书记请吃年夜饭,我带了两瓶啤酒当礼物,大家很高兴,大队书记立刻叫家人刷酒壶把酒烫上,并拿出了小酒盅,完全是白酒的喝法,结果根本就不是味儿”。

啤酒供应

青岛人的小骄傲

瓶啤缺乏是散啤流行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新鲜,这是青岛的一大特色。

据青岛文史专家王铎先生撰文称,“在上个世纪初德国人创办青岛啤酒厂的时候,青岛本地大多是不销售瓶装啤酒的。当时总结的原因是,瓶装啤酒是一种可以储存较长时间的啤酒,所以最适合销往异地。当然,按照啤酒的特性来分析,出厂时间越短,鲜度就越高,口味也就越好。因而早期的青岛人,多是喜欢喝锡罐装的大桶啤酒”。由于这种酒新鲜、可口,包装如“炮弹”形状,故当时又被俗称是“喝炮弹”,其实就是散装啤酒。

当然,也正因为瓶啤的缺乏,在青岛老百姓的记忆里,都是散啤的天下,“上世纪70年代,饭店门口的人行道上,坐着小马扎,每人一罐头瓶子啤酒,从一毛到几毛钱不等,当时点酒必须连带点菜,酒带菜就是这么来的。当年啤酒还在大缸里储存,所以有黑心老板往里兑水的情况”,城市文化史学者李明的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印证。出生于1975年的王栋也曾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从我的上一辈人开始喝啤酒成为一种文化,人们最早用大瓷碗,后来用罐头瓶子,还有一种装啤酒的器皿叫炮弹”。

“大约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以前,青岛人在喝‘炮弹’前,饭店里的人还要专门为顾客用气泵往锡罐里打气。故一杯啤酒端上来,沫如白雪,汽泡如千万条银光飘忽的游丝,非常好看。喝啤酒的人,当然也就别有一番兴致了”,王铎撰文称。

“1993年之前我国是计划经济,青岛啤酒也不例外,那时在普通的酒店和商场里根本见不到青岛啤酒,想买青岛啤酒需要凭介绍信和酒票。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陈列着一封介绍信,是青岛市人民政府为钓鱼台国宾馆购买啤酒而开的介绍信。当时的青岛人每当中秋节和春节可以凭户口本、副食品票,一户青岛市民可以购买5瓶青岛啤酒。当时的青岛啤酒是非常紧俏的高档消费品,有钱买不到。如果婚宴,或宴会上出现几瓶青岛啤酒,是非常荣光的一件事。”青岛啤酒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姜卫女士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厂内正在工作,成千上万的空瓶正在灌装啤酒,马达声配合人声,好似美妙的交响乐曲。参观后走出来,露天草地上,放着桌子,摆设着香味浓郁的啤酒,招待远来贵宾,驻厂课长,在向各位客人高呼:‘起码三杯!’”这是1947年5月3日老报纸刊载的《纺织群英会郊游参观各工厂》中的片断。翻看旧报,不少活动都会提到以啤酒招待客人。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大话社区
  • 幽默搞笑
  • 美女明星
  • 八卦娱乐
  • 社会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