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闻异事>正文

南宋宝祐六年,贾似道在鄂州胡桥吃豆丝

2020/6/19 10:00:42 来源:互联网

在1258年-1259年,即南宋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蒙古蒙哥汗八年至九年,蒙古东路军统帅忽必烈率领蒙古侵宋军东路军进攻鄂州,妄想在蒙哥踏平川蜀后,与其顺利会师,直取南宋首都临安。

南宋右丞相贾似道奉命抗敌,自汉阳(今湖北汉阳)进入危急的鄂州城内督师,亲子指挥鄂州保卫战。


然而蒙古军气势正盛,将偌大的鄂州城团团围困,还在城外造起一座五丈高的瞭望台,忽必烈每日在上面指挥攻城。

大战持续月余,在城中粮草不济,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贾似道率领军民拼死顽抗,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致使忽必烈久攻不下,不得不感慨贾似道的军事才干,还感慨地说:"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当年鄂州城上灯火通明,城下火光冲天,忽必烈不分白昼攻城。纵然军民一心,拼死顽抗,但面对声势浩大的蒙古军队,将士们无不胆寒。最可怕的是,当时城内粮草不济,因为蒙古人早已抢占了城外所有粮道水路,城中的储粮远远不够战时所用。据老人们传说,大战开始前,贾似道率领步兵途径现今的沙窝乡,在胡桥村的农户里借宿了一宿。农民为其呈上一种奇特的主食,其形似面条,又并非面条,嚼之如面,食之若饼,下肚以后,瞬间果腹。此粮食晒干后,极易保存,可存数月不变质,既可以煮食,又可以炒制。那时,军队里可食的军粮大部分皆为米、麦、豆,因为连降大雨的关系,不少存货因为受潮变质。而粮库本就匮乏,连连的战事,使其各区士卒可支配的粮草参差不齐,不少局部战争都因军粮短缺而溃败。贾似道当下命令军队在鄂州范围内大量征收这种粮食,以供给军民作为新式军粮。正是这种"特别粮食"的及时注入,使得鄂州保卫战最终避免了缺粮之祸,从而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图片报道
  • 幽默搞笑
  • 男人世界
  • 网络焦点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UFO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