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曾家喻户晓的“彩电大王”市值蒸发450亿,8000万“贱卖”办公楼

2020/6/18 15:05:56 来源:互联网

说到电视机,现在我们可能觉得平平无奇,甚至可有可无。但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情况迥然不同。那时候的电视机,可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抢手货。很多家庭都想拥有一台电视机为荣,人人争相攒钱买电视机,一度成为结婚三大件之一。

而说到电视机的品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家喻户晓的“彩电大王”:长虹电视。


长虹电视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国营四川无线电厂”。作为一家军工企业起家,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再到彩色电视风靡全国,长虹电视一直是中国电视机的领跑者。

1990年前后,其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显现,积压了大量库存,而当时大部分民众的消费水平明显跟不上。对此,长虹电视率先开启了价格战营销策略,通过这次价格战,长虹电视终于清空大量库存,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和资金周转。

到1994年的时候,长虹已经在陆沪所上市,当年市值达到580多亿,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电视机行业霸主。


90年代中后期,虽然长虹电视找遍国内没有对手,但是外来电视机品牌对长虹的冲击日益明显。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长虹电视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掀起了两次价格战,降价幅度最高达到了1000元。

长虹电视的品牌效应越来越突出,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35%以上。1990-2009年,长虹电视连续20年保持销量领先,成为国内电视机行业领军的标志性企业。

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经历辉煌之后便是走向下坡路。就在长虹电视如日中天,不可撼动的时候,管理层飘了。面对国外品牌的冲击,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出现,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到了。


长虹电视最终选择了花巨资专攻等离子电视机领域,但因为等离子电视机本身的弊端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使得长虹电视花60亿巨资打造的生产线,等离子电视机年销量不足100万台。

等离子电视在长虹手里成了一块鸡肋,继续生产吧,产品卖不出去,不生产吧,成本无法收回。这时候的长虹电视开始走向了下坡路,而重新再建造一条新的液晶电视生产线却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同时期的松下,LG等企业已经占领液晶电视市场并遥遥领先。


眼看在电视机领域迟迟无法打开局面,长虹电视的高层决定转变策略,寻找和追求多元化和跨国化发展。先后在房地产,电子商务,保健品,酒类等都纳入长虹的经营业务中,结果精力分散的长虹企业,不仅在国外业务项目中亏损4个多亿,最终还一无所获,失去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除了长虹自身的决策失败外,市场经济体制下带来的剧烈竞争也是原因之一。国内企业,海尔,海信,创维,康佳等电视机品牌的崛起,正在一步步瓜分电视机市场的份额。而国外企业,索尼,三星这些外来者,无一例外,也想在电视机市场分一杯羹。面临内外夹击的环境,长虹电视也逐渐变得力不从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新产品的问世,电视机出现了新的替代品。

任何东西,无论你做得再好,一旦有替代品出现,这产品本身的市场份额和销量注定会走下坡路,更可怕的是替代品做得比你还好。随着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出现,电视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电视机的功能单一,电视上能看到的,在电脑和手机都能看到。电视机一般都比较固定,而电脑和手机却能随身携带,这又是一个硬伤。

在遭遇一系列挫折之后,长虹电视连续在14和15年出现亏损,两年亏损达20多亿,市值也一度蒸发掉450亿。


在2018年的时候,长虹更是8000万贱卖了大楼以弥补财报数据。不过知耻而后勇,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如今的长虹电视在激光高清4K电视领域已经占据一席之地,4K高清电视的销量达到其产能的80%,长虹4K高清电视也逐渐成为被市场认可的主流品牌之一。

往日的辉煌无法复制,不过目前长虹已经逐渐走出低谷,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了下来。长虹电视的历史值得我们借鉴,而长虹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也许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一个值得长虹高层深思的问题。

(本文由科技耳目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热点新闻
  • 男人世界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