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宗亲
贺齐的故事
一、齐公行事果敢,当机立断
贺齐嫉恶如仇,一旦发现,绝不轻饶。三国志载,贺齐,少为郡吏,守则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漆日:.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便立斩从。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二、齐公足智多谋,出奇制胜
三国志载:“十三年,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黔、歉。-...林历山四面壁立,离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循,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军住经日,将吏患之。齐身出局行。观视形便,阴募轻捷士,为作铁戈,密于隐险贼所不备处。以戈拓斩山为缘道,夜令潜上,乃多愚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数人,四面流布,俱鸣鼓角,齐勒兵待之。贼夜间鼓声四合,渭大军悉已得上,惊惧惑乱,不知所为,守路备险者,皆走还依众。大军因是得上,大破仆等,其余皆降,凡斩首七千。”
”昔吴遣贺将军讨山贼,贼中有善禁者,每当交战,官军刀剑不得拔,弓餐射矢皆还自向,辐致不利。贺将军日:吾闻金有刃者可禁,虫有毒者可禁,其无刃之物,无毒之虫,则不可禁。彼必是能禁吾兵者也,必不能禁无刃物矣。”乃多作劲木白桔,选有力精卒五千人为先登,尽捉桔。彼山贼恃其有善禁者,了不严备。龄是官军以白桔击之,彼禁者巢不复行,所击杀者万计。”
三、齐公谦虚谨慎,居功不傲
三国志载:”十六年,吴郡余杭民郎稚台宗起贼,复数千人,齐出讨之。即复破稚,表言分余杭为临水县。被命诣所在,及当还郡,权出祖道,作乐舞象。赐齐轿车骏马,罢坐住驾,使齐就车。齐辞不敢,权使左右扶齐上车,令导吏卒兵骑,如在郡仪。权望之笑日:”人当努力,非换行累勤:此不可得。”去百余步乃旋。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载:建安二十年,刊收征合肥,为魏将张辽所败。孙权退兵时,张辽率军出击,刻收撇至遗遥津,急策所骑骏马腾越而过。幸贺齐率3000人在遗遥津南接应,孙权才侥幸得免。孙权入大船宴饮,贺齐下席涕泣道: ”至尊人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致祸败。群下震怖,若无天地。愿以此为终身之诫!”刊叹说:.大惭谨已刻心,非但书绅也”。
四、齐公累功于吴,拜将封侯
自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贺齐投靠东吴政权始,贺齐先后参与数十战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多次征服山越和镇压山越反叛的战役,北征台肥战役,镇压鄙阳反叛战役,北拒蕾休战役,袭击薪春战役。先后担任刻长、永宁长、新都郡太守、徐州牧;先后拜南部都尉、平东校尉、威武中郎将、偏将军、奋武将军、安东将军、后将军;封山阴侯。
五、齐公世人称颂,贺氏楷模
贺齐是一位帮助孙吴立足江南,打下并多次平定山越的会稽世家士族,在山越地区影响很大。叉是淳安县的创始人,历史上漳安县最初叫始新县,始新县城曾被称为贺城,所以直到清朝,山越故地百姓还对贺齐敬之如神。如漳安县立东、西二庙祭把贺齐,并敬称其为。贺老爷“。每年的正月十二,滓安数以万计的乡民就要赶往县城参加贺老爷庙会,届时东、西二庙的贺齐塑像分别由16人抬看出巡,先往县衙接受知县的焚香札迎,随后绕城一圈,高烧、露台亦步亦趋,仪仗队列违逊里许,以后还要上演10天酬神戏方告结束。
明《嘉靖漳安县志。秩官条》首篇:“历代职官,警政兽教卓著者,惟贺齐太守,立功斯土,实漳之有漳所由始,邦人至今戴其德异龄他守,故特书于名言之首。”
贺齐生于乱世,世乱人不乱,世乱志更坚。在仕吴的岁月里,他坚毅壶敢,无坚不摧,为孙吴政权打下东南江山并倾力使这片广麦的土地一直控制在东吴政权中;他勇谋双备,多次战役都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故有功不骄,于君之前进退有度;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域民拥戴,为人民世代称颂,为贺氏从军致仕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贺龙与贺家寨的故事
1921年-1922年期间,贺龙带兵驻扎浦市金鸡馆,在此结识了大户李炳记家厨师、族亲贺才清。并得如浦市近郊有不少贺氏族人。于是同贺才清来到贺家宴。据笔者先父贺成旺及百岁老人贺成美所说,贺龙到贺家察做了三件事。
一、拜访族人,共叙家常。
贺龙来贺家宴首先拜见了62岁的族老贺隆祥,因隆祥之父贺昌文为光绪二年纂修辰州贺氏族谱的编缉人员,虽已辞世,但家藏一整套族谱。隆祥将谱与贺龙同看,见谱载:我辰州贺氏开祖乃江西凭公之后自迁官辰州继迁淑浦传至贺文奈于明正德年间由激浦移居浦市冷水溪(即今之贺家寨L至当时已400余年,传16代。这便是贺龙将此寨一直管叫冷水溪之因。贺龙还说他的祖上也是由江西入湘,同是凭公之后。贺隆祥还指出谱中所载:我察贺国柱倍三子正文正朝、正行约康熙年间移居永顺府桑植县,此后一直失联。于是拜托贺龙回家后查一下他的后人,可贺龙一直革命在外,哪有时间去问,况桑植贺氏支派繁多,一时也难理清。(直至现在还无从知晓桑植是否有贺国柱的后人).贺龙在此寨还会见了其他几位族老和同龄人贺成炳、贺金喜、贺成旺等,为其讲述了不少革命道理。
二、随同族人,祭扫祖墓。
因年代久远,谱中所载先祖莹地,只见其形,不知其名,但有碑记的却清楚明了。如黑冲风形地葬有我祖贺舜堂祖孙三代五墓,乃乾隆时所修,墓碑完好,字迹清晰。这是贺隆祥带着贺龙在祭扫2-4代无碑记的墓群后重点祭扫的祖墓,之后叉祭扫了八台官贺舜佐(贺国柱的袒父)之墓及其他祖墓。另外还在舜佐公曾祖贺永相所建造的土地坊上香(此土堂已建400余年,今完好无损,擅联字迹非常清晰)。
三、带去族人。投身革命。
贺龙见贺隆祥之子贺成炳年轻刹悍,身强体壮,有意带他去从军。贺隆祥见状便主动堤出让儿子随贺龙从军磨炼。贺龙又见贺才清府艺不错,叉想带他从军做饭。因才清家中老小丢不开,去后两天叉回来了,于是贺龙二次入察,另叫贺金喜随军做饭。之后。贺金喜在沙口病故,贺成炳牺牲于战事。至后贺龙叉到白羊溪场上几次,带去了由贺家察迁去的贺云德之子贺方干,贺云富之子贺方剧,贺去胜及其二子方成、方栋从军。后来云臆方干回家,而方刚、方虑方栋却一直未归。
贺龙元帅到贺家案至今已迪九十多个春秋,可这个平凡的村寨却永远刻印了元帅的足迹,也时而飘移着元帅的身影,还留下了世代传颂的故事。
不惧酷刑的贺氏三姐妹
贺英
贺英,原名贺民英,乳名香姑。贺家长女,贺龙元帅的大姐。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贺英于1906年和表兄谷绩廷结婚以后,帮助丈夫建立私人武装,屯驻云景察。夫妇两人积极与当地的官府,豪绅以及土匪等众多敌对势力对抗。丈夫战死之后。由她独力指挥云景案的这支队伍。贺英为人裕达,勇武不让须眉,深得手下爱戴。1926年贺龙起兵响应北伐,贺英积极支持,于1928年与弟弟一起展开武装革命,为以后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下良好的基础。1933年5月5日深夜,由于叛徒出卖,贺英遭到大量敌人的偷袭,身中数弹,当场牺牲。敌人仍然恨恨不已,赐忍地将她分尸。还将她的头颅,被肢解的四肢以及赤裸的躯干分别悬挂在四门示众。
贺戊妹(?-1933)
贺戊妹,贺家次女,贺龙元帅的二姐。一直追随大姐贺英的武装革命队伍。1933年5月5日深夜,面对敌人的突袭,贺戊妹临危不惧,掩护伤员和家属先行撤退。后来她在战斗中弹负伤,仍然手捂伤口继续战斗。子弹打光之后,贺戊妹抽出大刀与敌人展开肉搏。终因伤势过重,力尽被俘。敌方首领1福斋当场砍下她的头颅,与其姐贺英的首级一起悬挂示众
贺满姑(1898-1928)
贺满姑是贺龙元帅的妹妹。嫁给土家族农民向生辉为妻。她善使双枪,作战勇猛。一直支持哥哥贺龙的革命队伍。1928年5月下旬。贺满姑转移到周家峪附近的小村段家台,不幸被敌人发现包围。贺满姑因寡不敌众,力竭被俘。贺满姑后来被押至桑植县县城审讯,敌人将她的衣服扒光,动用各种酷刑,仍无法使其屈服。最后,恼羞成怒的敌人对她执行凌迟之刑。刽子手将她绑在大字型木桩上,先割下她的两个乳房,再用刺刀将她四肢上的肉一片片割下,接着开膛破肚。拉出内脏,最后才砍下她的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值得一提的是,贺满姑是正史有记载的,中国自1905年正式废除凌迟酷刑以来第一位死于凌迟的女性。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