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竭力阻止萨德 备案工作不可缺
数日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美。观察人士认为,目的很清楚,是奔着萨德去的。说明中国已经对韩国不抱有期望了,所以只能抄后路,直接跟美国谈。萨德如果最终进驻朝鲜半岛,将意味着中国在地缘政治上一次不小的挫败。
届时,东北亚地区反导系统的军事竞赛不可避免,后续只要朝鲜继续我行我素,韩国加入美日反导框架的政治阻力将被排除,在宙斯盾驱逐舰上部署SM-3、甚至部署SM-3陆基站都成为可能。这些都让中国处于不利态势。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对于中国而言,首先要做的是竭力阻止萨德部署到韩国。在这方面,除了采用外交渠道外,对韩国实施经济制裁也是一个可以运用的手段。韩国是一个经济外向型国家,其经济腾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巨大的市场。中韩自由贸易区成立后这种依赖与日俱增。对于中国而言,韩国的产品大多可以替代,而对于韩国来说,中国的市场则不可替代。中韩贸易摩擦中的“大蒜事件”充分说明了贸易武器对于韩国的有效性。
如果萨德一旦落户韩国,中国则需要在军事领域加强应对措施。具体而言,中国可以采取两种手段应对萨德系统,一是强化对其雷达系统打击的能力。台湾着名军事评论员王志鹏认为,虽然台湾部署了铺路爪雷达,可以有效监控大陆目标,为其争取7到10分钟的预警时间,但是一旦台海发生战事,中国大陆的CJ-10巡航导弹、“东风”-15导弹、“东风”-21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Kh-59T电视制导导弹,以及现今持续发展的新型武器,都有能力攻击此一雷达,使其战场生存能力相当低。既然能够攻击铺路爪雷达,那么打击萨德的TPY-2也不在话下。何况中国的军用无人机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开发出专门进行电子战的型号也并非难事。
中国东风21D反舰导弹
二是提高导弹的突防技术。随着弹道导弹突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弹头、单弹头、减缩弹头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弹载干扰机或外投干扰机、轻诱饵、再入诱饵、智能诱饵、红外头罩隐身、机动变轨突防等都是弹道导弹的重要突防技术。目前常见的弹道导弹突防手段包括:饱和攻击同时发射多枚导弹或携带多弹头,超出防御系统的拦截能力。通过使用诱饵,使防御系统难以分辨出真目标,比如使用复制诱饵(与真弹头目标特征相近似的诱饵),差异化诱饵(与真弹头之间或彼此之间的目标特征有一定差异的诱饵,从而使得防御系统无法通过寻找目标特征差异来判断真弹头)和反模拟诱饵(将真弹头伪装成诱饵);在战斗部上使用有源/无源电子干扰装置,比如钨制重箔条,因为在大气层中雷达可以通过速度差迅速分出箔条和弹头,但在大气层外没有空气阻力,箔条只会慢慢与撒布器分离,雷达系统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箔条哪个是弹头,阻碍其对导弹进行快速定位。
此外,还有多层隔热保护罩(将真弹头隐藏在多层隔热保护罩或者铝制冷却器中,降低表面温度),雷达隐身(包括低反射截面外形、隐身涂料等)、火箭燃料添加剂(在火箭发动机燃料中释放添加剂,改变火箭尾焰波长,阻碍预警卫星发现)、速燃火箭(加速火箭发动机燃烧,在卫星发现前结束助推段)等手段。而弹道机动弹道导弹通过某些机动方式改变飞行轨道也能躲避防御系统的探测,识别和拦截,包括跳跃弹道、大气层外机动变轨、螺旋弹道、高高空滑翔等。上面的这些突防技术和手段,通常不会全部应用在一型导弹上,具体应用会根据敌方防御系统的特点和我方的技术水平、资金条件、导弹性能和突防要求来综合考虑。
观察人士指出,之前美国的一系列动作,给人的感觉就是美国要毕其功于一役,对中国的布局招式逼人,但就目前局势发展而言,大体符合中国意愿,总体正朝着缓和方向推进,中美取得了短暂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