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闲来无事翻翻世界地图看看,会发现在遥远的大洋深处,处处都是“英属某某群岛”,“法属某某群岛”,当然还有距离美国本土万里之外的太平洋中的关岛乃至夏威夷群岛等等,是老美的。
在太平洋、印度洋乃至大西洋和北冰洋中得到几处岛屿,中国应该也有这样的需求和计划吧。中国得到这些海外领地的方法,我想主要有下面几种:
1,武力强夺。在世界不发生巨大的动乱和变革情况下,不大可能。
2,购买或租用。这个很有可能,一些小国,出卖出租一些土地有可能。
3,公投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海外自治区,现在仍然有国家愿意加入美国,未来想加入中国的必然会有。
如果关注新闻,会发现近几年中国对南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岛国很感兴趣,甚至最高层都频繁访问。可是那些小国才几十万人口啊,面积也很小很小,还不如我们一个县大。背后肯定有长远的打算。如果闲来无事翻翻世界地图看看,会发现在遥远的大洋深处,处处都是“英属某某群岛”,“法属某某群岛”,当然还有距离美国本土万里之外的太平洋中的关岛乃至夏威夷群岛等等,是老美的。
“越南官方IStory.leitingcn.com/" target=_blank>历史几乎都是抵抗中国的内容”
河内令人深思,越南首都定格在历史当中。在河内的历史博物馆,地图、图画和硕大的灰色石柱,纪念的是焦虑不安的越南人于11世纪、15世纪和18世纪抵抗中国宋、明和清朝帝国的入侵。越南直至10世纪才脱离中国,而此后其政治身份一直不同于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奇迹——过去的任何理论都不能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越南人现在争取进入发达世界,显然是为了他们自己和家人。同时也是在面对一个同样生机勃勃的中国时,如何维护越南独立的需要。河内仍是一个为政治盘算殚精竭虑的城市,就跟自古以来一样,这是成为一个潜在中等强国的代价。
越南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地处海上大动脉的十字路口,接近庞大的近海能源储量。去年我造访越南时,发现这个国家不仅忙于发展经济,而且面临如何与其数百年的邻国和霸权共处的挑战——为应对该挑战,越南日益求助其昔日对手美国。
这可能需要美国人,至少转变他们的历史视角,着力通过越南的目光看世界。越南国民大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吴光春说,当代越南的关键年份,不是北方共产党推翻南越的1975年,而是1995年,当时越美实现关系正常化,越南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与欧盟签署“框架”协定。“换句话说,我们加入了世界。”吴光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