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在1999年“世纪大阅兵”中接受江泽民总书记的检阅,然而89式登上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已经比原计划晚了10年
试验的结果之好,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协调,1986年兵器部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下文明确了某厂为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总装厂。
从1987年5月开始,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相继完成了多种定型试验,经检测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1988年到1989年初,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试用。1990年,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复:“同意PTZ-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武器系统设计定型”。该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大口径高膛压自行反坦克炮的空白。其主要性能指标(如炮口动能、直射距离、穿甲威力)均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同口径火炮的先进水平。
本来,作为8910工程中的重点型号之一,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原拟定在国庆40周年的阅兵中首次公开露面,而国庆阅兵因故取消后,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公开时间向后拖延了约2年的时间。1991年,电影《弹道无痕》中首次展现了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身影。不久,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出现了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身影。之后,其又多次在公开媒体中露面,东方“斐迪南”渐渐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的具体应用
由于使用原则和作战任务以及系统配置的区别,导致主战坦克的成本要远高于自行反坦克炮。所以生产一定数量的主战坦克和相对较多数量的自行反坦克炮,会在短期内实现对敌装甲目标给于足够火力打击的目的。在进攻作战中,应以综合性能较好的主战坦克为主要突击力量,而自行反坦克炮则作为辅助突击的火力补充。在防御作战中,依托预设阵地,自行反坦克炮可充分发挥集群火力作战的优势。举个例子来讲,在防御作战中,如果1个自行反坦克炮连成功的阻击了1个敌军坦克连的进攻,这就意味着你花1元钱买到了2至3元钱的东西。大家一定要明确一点,自行反坦克炮所需要的是用等同于主战坦克的火力来消灭坦克,在与主战坦克的对抗中,其自身的防护是靠消灭敌人来实现的。因此,自行反坦克炮的乘员要比坦克乘员更值得尊敬。
在配用弹种上,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配备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与榴弹,均采用带金属短底的半可燃药筒的整装式弹药。据有关资料分析,发射穿甲弹时对150毫米/68度均质甲板的有效穿透距离超过了3,000米,直射距离大于2,500米,千米立靶密集度公算偏差不大于0.26米×0.26米。当年“军中第一炮”——王治功大校接受采访时,当谈到有关我军大口径穿甲弹的威力时,王治功大校充满自信的说: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没有哪个国家的动能穿甲弹能够超过我们目前装备和即将装备的水平,在这一领域我们是领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