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mm自行反坦克炮第一轮样炮(论证样炮),与89式有较大区别,注意其激光测距仪等火控设备安装在炮管末端
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的研发历史
1967年春,中国展开了新型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战技指标论证工作。不久,作为二代坦克的主要武器,120毫米(低膛压)火炮也展开了论证和相关的研制工作。由于技术起点与技术储备反差太大,中国冲击前二代坦克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而与之配套的120毫米火炮系统的开发也被无限期搁置起来。随着1969年“珍宝岛”事件的爆发,中国意识到了自己的反坦克武器与强敌装甲力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于是在70年代初展开了规模宏大的反坦克武器研发工作,包括引进西方先进的105毫米及120毫米反坦克炮,而仿制12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1977年春,五机部和十几个单位组织展开了自行反坦克炮的系统论证工作。
1978年12月,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作为新型主战坦克和自行反坦克炮的研制任务由五机部和装甲兵正式下达。年底,3门高膛压弹道炮问世。1979年2月19日,伴随样炮的一声轰鸣,打响了中国自行研制120毫米高膛压火炮的第一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120毫米坦克炮及其配套弹种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之时,与之配套的新型坦克无疾而终。马上就要进入设计定型的120毫米火炮项目随即中断。为了保住即将到手的劳动成果,某厂私自决定将120毫米坦克炮装在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321型底盘上,进行了120毫米坦克炮和穿甲弹的工厂定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