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周国泰。
周国泰最早在部队的工作其实是看守总后勤部的果园,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一个爱闹事的士兵。偏偏有领导喜欢他的耿直和执著,把他调到了罗布泊的原子弹试验基地。在那里,周国泰的任务是养狗,而这些狗是用来做原子弹核辐射试验的。
“那个时候,我们组负责纺织材料防护材料的研究。比如,在光辐射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核爆炸的情况下,不同的织物、不同的组织、不同的配套对我们实验狗的光辐射防护作用。衣服是专门给狗做的,各种衣服都有特定的防护标准,有的衣服在狗身上的不同部位分别留下窟窿,观察狗被烧伤的情况。”回忆起当年养狗,周国泰印象特别深刻,“别人养狗养4条、6条,我养了36条,那时确实很累,每天起床要打扫狗笼子,要放狗、喂狗。人家是作医学方面的研究,我们是研究烧伤,需要狗的量大。”
文章在末尾表示,上世纪70年代,周国泰进入中山大学学习高分子化学专业,毕业后回到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从事军队后勤保障研究。在1979年的三次边境战争中,他三次亲临前线,了解作战士兵的需求。
周国泰曾要求科研人员,把压缩饼干的标准做到连婴儿都可以吃,而且在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一日三餐都得吃这种食物,直到自己没有什么反应,才给部队战士们使用。他要求,所里的每一个同志要带着感情去搞科研。他说:“不带着感情,拿不出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