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发布的《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25)》显示,去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993.03亿元(监测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创历史新高,其中山东、湖北、广东产值均超百亿元,占全国产值的48.94%。
从数量看,2024年,全国休闲渔业经营主体数量13.43万个,从业人员达83.57万人。其中,规模以上经营主体(指休闲渔业年产值达200万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1.52万个,占经营主体总量的11.36%。
从区域分布看,除山东、湖北、广东休闲渔业产值居前三名外,有14个省份休闲渔业产值超10亿元,分别是江苏、四川、辽宁、海南、安徽、湖南、浙江、江西、重庆、福建、云南、吉林、河南、河北,与2023年相比新增了河南、河北2省。
中国水产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休闲渔业可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休闲垂钓及采集业、钓具钓饵观赏鱼渔药及水族设备、观赏鱼产业和其他。
以占比前两位的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和休闲垂钓及采集业为例。2024年,我国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营业额413.56亿元,同比增长6.37%;休闲垂钓及采集业营业额284.37亿元,同比增长3.46%。
休闲渔业是繁荣渔村、富裕渔民、推进乡村振兴的民生产业,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相关人士表示,“十五五”时期,休闲渔业面临多重利好因素叠加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休闲渔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休闲渔业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延长渔业产业链,调优渔业产业结构,推动休闲渔业加快提档升级。
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都为休闲渔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消费升级需求与期待。以亲子研学科普和“健康+休闲”消费为主的“银发旅游”,均是休闲渔业的新增长点。同时,休闲渔业也要适应大众旅游出行和消费偏好的变化,增加中高端、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与面临的形势要求相比,休闲渔业还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和制约因素。”上述负责人表示,要在优化政策与制度供给、丰富产品和产业业态、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同向发力,促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释放休闲渔业更澎湃的发展动能。
原标题:去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993.03亿元 鲁鄂粤三省产值超百亿元
值班主任:刘克
作者: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