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等着挂号看病,但网上的号放出来瞬间就没了,明明是第一时间挂号却怎么也挂不到,有患者反映,在辽宁沈阳几家大型三甲医院,特别是热门科室的专家号,出现了“挂号难”的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挂号难:
黄牛抢、囤、盗导致线上线下一号难求
孙女士介绍,她的姑姑患有心脏病,想要从老家鞍山到沈阳的一家三甲医院看诊,孙女士和爱人梁先生却一直没有给姑姑挂上号。“心脏病比较着急,正好赶上这时候有症状了,要是检查不上,等下回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再检查了。”梁先生说。
网上抢不到号,夫妻俩决定到医院现场去挂号。但事与愿违,排队挂号的队伍很长,患者的诉求是想当天回去,夫妻俩十分害怕当天挂不上号。
患者家属涂先生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今年夏天他的母亲到医院就诊,发现肺部出现阴影,家人都很着急,想要抓紧作进一步的检查,但在网上始终挂不上号,于是决定直接到医院现场挂号。
家人生病,却始终挂不上号,焦急的患者家属找到了在医院发小卡片的“号贩子”。梁先生说,从门口一直到里边挂号的地方都有人,发卡片问挂号不。
这些号贩子隐蔽在医院人群中,向往来的患者及家属发送小卡片,声称可以提供“代办各科室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等服务。
“当时,随便找了一张卡片联系,就问他能不能挂号,他说可以,除了正常挂号的钱以外,他额外收300元。”梁先生说。
涂先生也表示,号贩子发了个小卡片给他,打电话说加300元当天就能带他去检查。
多花几百元钱,几位患者都顺利地在当天看上了医生,孙女士的姑姑得以在当天返回鞍山,涂先生的母亲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身体并无大碍。
然而,对于医院门口的号贩子,患者家属们却情绪复杂:着急的时候不得不找他们,但是他们每次额外多收几百元的费用,又给患者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患者一号难求,号贩子的生意却“风生水起”,为什么患者线上线下都挂不上的号,号贩子却能掌握号源呢?这些异常的情况也引起了沈阳警方的注意。
办案民警调取相关医院的挂号访问日志与支付记录的数据,通过比对分析,一些频繁异常操作的可疑人员进入了警方视线。警方经过近一个月的侦查,一个“抢号、囤号、盗号”的黑色利益链条逐渐浮出水面,涉及9个黄牛团伙、共计70余人。
黄牛操作:
借助非法技术自动点击“秒光”专家号
这些号贩子是怎么抢号的呢?
据警方侦查了解,有20余名号贩子,大部分是医院的患者或者是陪护人员,通过长期在医院活动,逐渐掌握了医院放号的规律,并萌生了从中牟利的想法。
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胡博介绍,他们是以家族方式,靠人多一起抢。加上对放号的时间掌握得非常精准。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观察,很难掌握医院里某一个大夫什么时候他的号会放出来,但是这些人已经知道了。知道之后,他们便组织家里的亲戚朋友一起抢。
侦查中民警发现,有的号贩子为获取更多利益,在网上寻找软件开发者,让对方编写破解挂号系统的外挂软件,进行精准抢号。
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案件侦查大队民警张帆介绍,这个软件可以嵌入到医院的挂号系统和付费系统。这种软件直接就是在自己个人电脑上设置好患者信息、要挂号的医院的科室和医生,然后就可以进行自动化抢号,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软件开发者将编写的外挂抢号软件卖给黄牛,黄牛利用软件抢占号源,再加价卖给患者。
沈阳市公安局于洪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陶洪飞介绍,黄牛用金钱去驱使这个软件开发者给他研发软件,有个别的软件达到五六万元,他就用这个软件进行抢票,黄牛抢票卖给患者每个月能挣到一两万元,利益很大。
还有的团伙利用俗称“按键精灵”的模拟器,自动点击预约挂号链接,“秒光”热门专家号。
张帆介绍,团伙使用专用工具,自动点击预约挂号的界面,平均1分钟可以达到200次到300次,平均0.3秒左右就能点击一次。
“同一个身份信息挂不同科室的号、不同医生的号,靠人为实现不了。他们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治安大队民警侯宇航说。
据警方介绍,这些黄牛团伙组织架构清晰、分工明确,有购买软件的,有负责抢号的,还有负责拉客向外推销号源的,他们穿梭在医院内外,寻找目标拉拢聊天,并利用患者和家属急于就医的心理,制造恐慌情绪。
团伙牟利:利用信息差一退一抢完成号源倒卖
据民警介绍,号贩子会根据患者想要挂号的不同情况,加价几百到几千元不等,谈好价格后,他们将自己手里的号源退掉,再用患者的信息迅速抢票,一退一抢之间完成号源流转倒卖。
“有一些癌症患者,已经是中晚期了,这个时候他可能不计成本,加之心态恐慌,这个号他必然会去买。”胡博介绍。
而有些号贩子并不掌握资源,仅仅利用患者不了解医院情况,制造信息差,从中牟利。
胡博介绍,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这个号是可以抢到的,他刚到这个导诊台周边了解情况之后,就已经遇到这些号贩子了。于是就在不明真实情况的情况下,被这些犯罪分子蒙蔽了。很多人就是打时间差,到医院之后还没有了解实际情况,就被他们截获了。
金先生的父亲看病后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在号贩子的游说下,金先生多花了2500元钱让号贩子安排住院床位,等住进病房才知道被骗了。
“号贩子骗人,他告诉你要等15天、20天,但是实际上可能你真正排的话,三四天也就能住了。”金先生说。
经核查,这些黄牛团伙在近6个月时间里,在沈阳的4家三甲医院累计抢号7500余次,非法获利达51万余元。今年9月,专案组奔赴广州、烟台、葫芦岛等地,展开收网行动,9个涉案团伙、75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目前,有10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65名违法行为人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分别给予行政拘留、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 (据央视新闻)
马上评
查堵漏洞
斩断“挂号黑手”
沈阳警方的行动,有力打击了黄牛团伙。而守护公平就医底线,不能止于短期震慑,还要堵住黄牛作案手段背后的漏洞,实现根源性的治理。
网上挂号,原本是方便患者就医的一个举措,却让号贩子钻了空子,对于那些急需就医的患者来说,只能被迫从“黄牛”手中买号,让患者在病痛折磨之上,再添一层无奈与愤怒。
“因为本来现在看病,国家这些政策医保各方面挺好的,但是现在让他们弄得看病挺难,不是说我们看不起,是我们现在看不上。我认可去排队还是什么都行,我们遵循一个秩序去做,但是他们现在把这个秩序给打乱了。”患者家属涂先生说。
打击黄牛不是一阵风,守护公平、透明、有序的就医环境需要各部门持续发力。
公平的就医环境,关乎民众最切身的利益,却被号贩子做成了一门生意,技术入侵,让这种破坏力成倍增长。治理抢号乱象,也需要彻底堵住技术漏洞,升级挂号平台“防火墙”,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实现根源性治理,斩断“挂号黑手”,让医院的号源回归“治病救命”的本质。 (据央视新闻)
原标题:“秒空”的医院专家号去哪了?
值班主任: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