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表示,从全国消协组织今年以来接收到消费者的投诉来看,婚恋服务纠纷呈上升趋势,一些婚介机构将婚恋服务变成了“情感消费陷阱”,使本该帮助青年群体走向婚姻的行业背离了初衷。
中消协介绍,婚恋市场乱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营销行为不规范,比如用“包成功”“后期由男方付款”等缺乏依据的宣传噱头诱导消费者冲动签约;
二是服务缩水、货不对板,承诺的推荐对象、见面次数往往大打折扣;
三是退款难、违约金高,机构通过不公平格式条款收取高额违约金或拒绝退款。消费者的失望不仅体现在金钱损失,更在于对婚恋服务行业的信任流失。
中消协表示,婚恋服务行业应当走上规范化轨道。建议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相关标准,将服务频次、信息真实性、合同退费机制等纳入监管;同时推动建立行业信用评价和黑名单制度,让违规机构和从业者寸步难行。
对于消费者而言,保持理性和谨慎同样关键。
面对宣传噱头,要敢于追问承诺依据,切勿相信口头承诺;
签约前,要仔细审阅合同细节,避免落入“霸王条款”;
在遇到侵权时,要勇于向消协组织、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必要时通过司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原标题:中消协:婚恋服务不应沦为“情感消费陷阱”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