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新闻>正文

“免费”更要“优质” 免费学前教育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2025/8/8 17:30:0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将对所有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进行减免。这一举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长和幼儿园反馈如何,这一政策出台,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1部分幼儿家庭育儿成本降低

  《意见》明确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无论公办、民办,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所有在园大班儿童都能享受。这项政策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家庭育儿成本的降低。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就能减少全国家庭支出200亿元。

  2助推民办幼儿园向优质发展

  采访中,一些民办幼儿园负责人表示,政策实施后,公办幼儿园大班保教费全免,对于选择民办幼儿园的家长来说,还将自己承担一部分保育教育费,这会让家长对其教育品质有更高的期望值,将助推民办幼儿园向优质发展。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新星跨世纪幼儿园园长 孟祥红:公办幼儿园免除保育教育费,就倒逼我们需要更突出自身优势才能吸引家长,更专注于差异化教育服务,倒逼我们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和服务水平,我觉得更有利于优质民办园的发展。

  3助推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此前至少有400余个县区实施过减免保教费政策,大部分地区是由地方财政负担,属于区域性惠民政策,助力了当地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水平。

  近年来,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以年均13.8%的速度增长,2023年,已增长到3150亿元。此次减免的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拿大头,相当于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再做“加法”,这将有助于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梁慧娟:对于已经先期推行地方性免保教费政策的地区来说,有了这笔国家投入,相当于由中央财政帮他们负担了,那么就富余出来一部分学前教育经费,我觉得他们就可以更从容地把更多精力放在推进学前教育向更高水平的普及普惠发展上,比如用于教师培训、提升办园条件等等。而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中央财政的这笔投入和后续不断健全的投入保障机制,会在“保基本、保普惠”方面发挥关键保底作用,促进适龄儿童获得更加公平的教育起点。

  01免费非简单“免单”

  考验综合治理能力

  新政惠民生,关键在落实。政策的红利不仅仅要体现在家庭账本上,也需实打实地转化为孩子们优质的学前体验。免费政策的落地,绝非简单的“免单”,而是对治理能力的综合考验。

  今年秋季学期,国家将对所有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进行减免,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担,预计惠及约1200万人左右。

  而好政策落地,首先是资金保障机制的完善。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金帆幼儿园园长 陈华:这个钱能不能及时、足额到账,万一延迟,可能会影响幼儿园日常运转。所以我们也建议,资金拨付最好开学前能到位。同时监管要到位,严查变相收费、克扣质量,建立便捷举报通道并且严厉惩处。

  这项好政策落地,还需要对办园成本进行科学核算,加强动态监测评估。

  其中,办园成本不仅包括师资工资、场地维护,还涉及教师培训、安全保障等隐性支出。若核算粗放或者不完整,可能导致拨款不足影响质量,或资金浪费降低效率。

  此外,还要完善质量监管。

  山东省学前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闫春梅:可以建立全国或全省统一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兼顾免费与质量,设置师幼比例、玩教具配备、活动空间等核心指标阈值。

  02保证办园质量

  高水平幼师队伍是关键

  免费学前教育是需要精雕细琢的“民生工程”,其价值既在于当下为家庭松绑,更在于为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这项投资于人的民生工程,首在儿童,但重在教师。

  政策实行后,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福利能否得到保障并合理增长?如何保证办园质量,共同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是学前教育的第一资源,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在编教师工资由财政保障,多数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园教师的工资待遇,主要来源于保教费。专家表示,免除保育教育费之后的财政补助,还应统筹考虑、科学测算幼儿园教职工队伍的合理规模和教职工人力成本。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梁慧娟表示,在财政补助的这部分资金里,

  首先要允许用于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各个地方应该根据在园儿童数量的变化来优化本区域的教师资源配置,补足配齐老师,确保师幼比达标,来去核定需要补助的老师规模。

  还应该加大对老师的培训、幼儿园教研活动开展方面的相关补助,因为这些对于免费之后学前教育的提质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表示,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的有效保障,是吸引、保留和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因素。在各地政策制定细则时,要把教师队伍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进行重点考量。

  学前教育走向“免费”,进一步强化了其公共服务属性,为民生负担做“减法”,为政府责任做“加法”。免费和提质需两手抓,对于家长来说,免费不意味着免责,家长依然承担着与幼儿园、社区乃至全社会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责任。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梁慧娟:免保育教育费减轻的仅仅是家长的经济负担,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养责任并没有因为政府的免费而去除。家长更应该通过和幼儿园的配合,学习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知识,和幼儿园、全社会一起,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石熠龙 赵菁)

原标题:“免费”更要“优质” 免费学前教育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值班主任:颜甲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离奇事件
  • 网络焦点
  • 热点新闻
  • UFO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