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图库>正文

“闰月立秋,十家九愁”,今年“闰月秋”有啥说法?

2025/8/8 11:33:12 来源:河南卫视

  今天,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

  立秋,揪着盛夏的尾巴到来。“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虽然名字有“秋”,但暑热不减。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农谚说“三伏夹一秋,秋后加一伏”,此时早晚温差逐渐加大,中午却依然炎热,小心“秋老虎”发威。要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暑降燥。

  今年立秋有啥特点?

  01今年是“闰六月立秋”

  立秋多在农历六月末至七月初,而今年恰逢 “闰月秋”,立秋落在了农历闰六月十四。老话说 “闰月立秋,十家九愁”,愁什么呢?

  首先是夏天的 “超长待机”:闰六月的出现,让今年的酷热比往常多了段 “逗留期”。往常立秋后暑气渐消,今年却因闰月让高温迟迟不走。对靠天吃饭的古人而言,持续高温会打乱作物生长节奏,秋收自然悬了心。

  更添愁的是汛期规律:我国 “七下八上”本就是降雨集中期,立秋前后,多地易遇强阵雨,恰应了“闰月秋,水横流”的谚语。对农耕时代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又一重考验。

  02今年是“晚立秋”

  在民间,判断“早立秋”与“晚立秋”有两个标准:第一,看月份:农历六月为早,七月为晚。第二,看时辰:中午12点前为早,之后为晚。

  今年立秋因在闰六月,按月份似乎可算“早”,也可算晚;但具体时间在13时51分,过午立秋,按时辰则属“晚立秋”。

  老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预示着今年立秋后,天气可能仍比较炎热,提醒我们防暑降温不可松懈。

  03今年是“母秋”

  所谓“母秋”,指的是立秋时间出现在农历月份的双日子。根据民间记载,立秋分为“公秋和母秋”,公秋为单日子,母秋为双日子。

  而今年的立秋时间是农历闰六月十四,属于双日子,故为“母秋”。老话说“公秋爽,母秋凶”。这里的“凶”指的是立秋后热天气更持久、更难熬,就像厉害的“母老虎”。

  04今年是“秋包伏”

  所谓“秋包伏”,指的是立秋时间在末伏之前。据了解,末伏在立秋前开始则为“伏包秋”;立秋在末伏之前就是“秋包伏”。而今年的立秋时间正好是8月7日,末伏出现的时间是8月9日,为此,今年的立秋就是“秋包伏”。

  老话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牛”,“秋包伏热得哭”等,无疑意味着,今年立秋后,高温天气仍旧持续一段时间。

  其实,节气的这些相关说法只是民间口口相传的生产生活经验,不一定有科学依据支撑。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的天气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安排,以应对可能的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原标题:“闰月立秋,十家九愁”,今年“闰月秋”有啥说法?

值班主任:刘克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男人世界
  • 探索图库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 探索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