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图库>正文

今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变了

2025/8/8 11:31:03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8月7日是2025年的立秋,也是外卖行业“秋天第一杯奶茶”(以下简称“秋奶”)重要的营销节点,被网友视为茶饮界一年一度的“双11”。

  这一由电商造就的节日已经延续了5年,今年又发生了新变化。过去,“秋奶”特指立秋当天的活动,然而在今年“外卖大战”的背景下,“秋奶”的活动周期首次被拉长至10天。这也导致备货周期更长,品牌方提前两周就开始为“秋奶”做准备。

  【备货】

  品牌方提前两周启动

  8月7日立秋当天是销售高峰日,但各茶饮品牌的准备工作在2周前就陆续启动了。

  7月18日,甜啦啦总部下发备货通知。22日,益禾堂完成全国门店订货数据收集并向上游下单。30日,爷爷不泡茶要求所有门店完成原料盘点,确保备货充足。

  品牌方的选品也越来越标准化。以甜啦啦为例,今年“秋奶”主推的“清风茉白”和“一桶全家福”均是门店日常销量靠前的产品。蚌埠吾悦广场门店负责人预计今年“秋奶”期间的销量将比去年提升三成,茶叶与奶基底的备货量比平时增加了三倍,这类长保质期原料更适合集中备货。相比之下,像西瓜、苹果等保质期短的鲜果产品,则改为按需灵活采购,以降低损耗。

  品类调整已成为行业共识。鲜果产品由于加工复杂、周转难度大,已逐渐退出“秋奶”主力阵容,取而代之的是更易管理、标准化程度更高的SKU(最小库存单位),这有利于门店提升出杯效率、稳定运营节奏。

  一位新茶饮从业者也说,平台曾来沟通,询问能否在平台首发新品,并将其作为这次活动的主力产品。最终,品牌接受了平台的提议,将大单品定为今年“秋奶”的主力产品。品牌方希望外卖平台带来的新客,能够喝到市场验证过的最受欢迎的产品。【营销】从立秋当天扩展为10天

  2020年,美团最初提出“秋奶”概念时,只将其设计为带动茶饮类目的定点补贴活动。5年过去,这个由单一平台主导的促销活动,已发展为覆盖多平台、多品牌的年度大促。

  在柠季副总裁郜枫看来,“秋奶”越来越像茶饮行业的“双11”,平台希望通过节点集中用户注意力,提升活跃度和订单量;品牌可借机集中释放促销资源、推出联名产品,扩大声量和销量。

  周期拉长是2025年“秋奶”最显著的变化:从往年活动集中在立秋当天,扩展为8月1日至10日的长周期作战。

  多个品牌方对记者表示,10天中的每一天都有明确的投放动作,从平台发券、达人直播、品牌上新到会员裂变等,叠加近期外卖平台间的“外卖大战”,活动热度被持续推高。例如,甜啦啦邀请演员“丫蛋儿”直播带货;喜茶、爷爷不泡茶分别与《CHIIKAWA》《灵笼2》展开联名合作,借助IP热度吸引年轻用户,上线当日,不少门店便提前出现爆单情况。

  平台端也提前布局。7月31日,淘宝闪购官宣金晨为“秋奶”代言人。美团自8月1日起每天发放10万张奶茶免单券,并在App开屏、电梯广告等渠道高频曝光。

  有些品牌方表示,促销节奏拉长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运营节奏,一方面缓解了立秋当天的出餐压力,降低单日运营风险,另一方面为消费者留出更多决策空间,有助于提升转化率与复购率。

  【策略】

  加大补贴与促销力度

  在以往“秋奶”的活动中,品牌多采取强势定价的策略,即便不打折也能实现爆单。

  一位新茶饮从业者回忆,过去,品牌在这一节点鲜少让利,“就像情人节送花,哪怕贵一点也有人买——立秋喝奶茶,本身就是一场有情绪价值的消费仪式”。

  但今年不同往日。益禾堂、柠季等多家品牌明显加大了补贴与促销力度,以期带来更高的销量,这对门店的接待与运营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不过,郜枫说,公司有单杯盈利标准,核算下来加盟商到手单杯盈利达标,公司才会报名参加活动。整体看,公司和加盟商参加“秋奶”活动,单量和净利都会提升。

  在抓流量的同时,不少品牌更多还在思考如何实现更长效的转化。

  以柠季采取的双轨策略为例:在平台侧主推高复购率的大单品如柠檬茶,吸引新客;小程序主推秋冬新品,如栀子花奶茶,引导会员尝鲜并沉淀为长期用户。为避免价格混乱,小程序不参与平台促销,定位于高实收、高忠诚的私域运营场域。

  “以往立秋当天,外卖订单占比超60%,但我们更希望把用户逐步引入自己的系统。”柠季方面表示。 (据经济观察报)

  ●相关新闻

  线上狂欢、线下爆单

  在济南喝杯“秋奶”要排队4小时

  随着立秋到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以下简称“秋奶”)话题再度席卷社交网络并迅速转化为线下消费热潮。8月7日,记者实地走访济南多家热门奶茶店发现,部分连锁品牌门店订单量激增,外卖和自取均需排队几百单,店员忙得不可开交。

  销量激增:有门店接单量比平时翻2倍

  记者在济南弘阳广场、印象济南·泉世界等热门商圈实地探访时发现,这场由线上话题引发的消费热潮正席卷线下。7日下午2点,某知名奶茶品牌门店前已排起长队,店内座无虚席,电子屏显示待制作订单数达247单。相邻的另一家网红奶茶店情况更为火爆,取餐台上摆满待配送的外卖包裹,店员和外卖员小跑着穿梭在门店里。

  “今天一开门,线上订单就爆了。”某连锁奶茶品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外卖平台接单量比平时翻了2倍,最高峰时线上排到300多号,现在下单至少要等3小时。”

  这场消费热潮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在泉城路商圈,不仅头部奶茶品牌门庭若市,一些本土茶饮店也借势推出“秋日限定”新品。

  记者实测:等候时间超4小时

  7日下午,记者在某奶茶品牌小程序下单一款芒果口味奶茶,结果系统显示,需要等待290分钟。

  这场“奶茶狂欢”已导致部分门店出现供应紧张。不少门店的热销款饮品标上了“已售罄”的标签,另有部分门店直接暂停了线上点餐服务。在仍可下单的门店中,订单积压情况普遍存在,系统显示待制作的饮品数量多在100至200杯之间,无论是外卖配送还是到店自取,顾客都需面临较长的等待时间。

  “今天接到的订单主要是奶茶饮品居多,很多顾客一次下单好几杯,商家制作的时间也比较长,我们今天都比较辛苦。”印象济南·泉世界奶茶店外,一名正在等候取单的外卖骑手告诉记者。

  出圈逻辑:情感消费+社交货币

  “秋奶”为何能持续引爆消费市场?背后隐藏着情感消费与社交货币的双重密码。记者观察发现,在济南各大商圈,年轻消费者购买奶茶后第一件事往往是拍照发朋友圈,这已成为一种新型社交仪式。

  “买的不是奶茶,是秋天的仪式感。”00后消费者小孙告诉记者。品牌方亦深谙此道,不少奶茶品牌推出秋日元素的包装和杯套,为消费者提供“社交素材”。

  当产品被赋予情感价值和社交属性,就形成了“社交货币”。消费者通过分享行为获得认同感,品牌则借助用户自传播实现裂变营销。这种双向互动正在重塑新茶饮行业的营销模式,也让“秋奶”从单纯的饮品转变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介。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将时令元素、社交属性与商业营销完美结合的创新模式,不仅为行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营收增长,更折射出当代年轻人追求生活仪式感的消费新趋势。

原标题:今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变了

值班主任:高原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樊雨晴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男人世界
  • 探索图库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 探索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