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改作风需从文风会风话风切入,以“短实新”破除形式主义。
移“文山”,多写易懂的短文
“文以行立,行以文传”。文风是党风的直观体现。从毛泽东用“大白话讲大道理”批评教条文风,到邓小平以“摸着石头过河”破除思想桎梏;从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提出“改进新闻报道”,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文风革新始终与思想解放同步,彰显“文风即党风”的政治自觉。
移“文山”非一日之功。近年来,党中央在精文减会方面持续发力,但部分地方变通执行,顽疾难消。最突出的问题是材料冗长艰深,空话套话干扰工作。更需警惕的是,数字技术催生“现代八股”——借助人工智能撰写材料,表面规范,实则脱离实践和群众需求。“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新型形式主义层出不穷,根源在于作风不严不实、考核机制和责任传导问题。
“文山”怎么移?整治文风不是简单的数量减法,更在于语言表达、遣词造句和事实记述的精进。首先,语言表达要通俗易懂。要用心做好语言转化,多讲群众熟悉的大白话,形成喜闻乐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文风。其次,遣词用句要简洁精练。为民立言贵在精要,要化繁为简,砍掉修饰词,将理论政策转化为通俗语言。最后,事实记述要求真务实。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切入口,深入实际抓住问题,纠正空话连篇之风。
填“会海”,多开管用的短会
会风如镜,映照党风政风。商鞅徙木立信赢得民心,今日会风提质亦是立信之举。会风连着作风,事关党风政风。频开会、开长会、开“套会”,表面是流程问题,深层是作风虚浮。良好会风促进解决问题,反之则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成“隔心墙”。
整治“会海”问题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的系统性工程,部分地区问题反弹且形态翻新,基层负担沉重。以会“套”会、“陪会”风气盛行,“层层传达”异化为“击鼓传花”。为避免陷入“减量不提质”“数字减负”的误区,必须紧盯“数字会议室”“会议马拉松”等新形式新变种。在信息技术深刻改变沟通协作模式的当下,更应摒弃形式主义,使会议回归解决问题、服务发展的本质。
“会海”怎么填?关键在于推动会议数量、质量、体量“三量齐升”。首先,要精简数量,开短会。直奔主题,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及环节,统筹合并议题,源头压减数量。其次,要提高质量,开管用的会。要明确目标,充分准备,确保会议内容充实、解决问题,避免形式主义,使之成为高效沟通平台。最后,要缩减体量,开务实的会。要注重会议的实际效果,控制人数,精简发言,内容务实、表达精练,确保会议切中要害、决议有效执行。
治“话痨”,多讲平实的短话
话风与文风、会风、作风紧密相连,是传递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载体,关乎干部形象和组织公信力。我们党历来重视话风问题,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深刻批判了形式主义文风,强调要“言之有物”;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提出“力戒空话套话”。这些跨越时空的思想指引,为我们改进话风、转变作风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说群众能听懂的话,才能汇聚各方共识、凝聚人心力量。如“发展才是硬道理”“打铁必须自身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表述,平中见奇、影响深远。但部分不良习气尚未根除,一些讲话仍有“话痨”倾向,即语言冗长拖沓,空话套话多;缺乏重点逻辑不清;用语晦涩难懂与群众脱节。这些“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脱离群众,根源在于“官本位”思想和考核重形式轻实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更应激活领导干部的“话风自觉”,让语言表达更加平实、简练、高效。首先,要说实话。要摒弃虚浮的套话,真诚直面问题,传递真实信息。其次,要说短话。用最精练的语言把最重要的事情表达清楚,避免夸夸其谈。最后,要说真话。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多讲对群众有用、感兴趣的话,精准传递政策民情,赢得群众认同配合。
徙木立信彰其志,化风成俗显其功。精文减会看似细微,实则是党中央积“尺寸之功”成“千秋之利”、重构政治生态的战略部署。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二年来,从“关键少数”带头践行“短、实、新”文风,到聚焦“干货实策”的会风;从讲真话“接地气”的话风,到用群众语言传递政策的新风,作风建设如春风化雨,在改进文风会风话风中架起党群连心桥。新时代新征程,当以切实改进文风会风话风持续加固作风建设堤坝。以文风之正促会风之实、话风之新提治理之效,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可感的民生温度和可量化的发展质效,方能以作风建设破题,书写“赶考”新答卷。
(段光鹏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焦钰晴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标题:以文风会风话风之变促进作风建设
值班主任:高原
作者:段光鹏 焦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