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利马乌莱大区5号公路项目塔奇段,早上9时,智利籍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师保罗·法尔科头戴安全帽,外搭反光工作服,顶着零下5℃的严寒,清点好自己工作时所需的图纸和工具,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是48岁的他和中国同事的工作常态。
该项目是中企在智利首个公路PPP项目,由中国铁建承建并运营,也是智利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为泛美公路智利境内第二繁忙路段。北起圣拉斐尔市,南至奇廉市,全长约195公里,双向4车道,途经7座城市。自项目开工以来,保罗·法尔科持续做好项目道路交通导改方案的设计,以及项目交通安全附属工程图纸的审核,和中国伙伴一起守护道路安全。
道路相关设施建成并完成改造后,圣拉斐尔至奇廉行车时间可由2小时缩短至1小时30分,将极大地改善道路拥堵现象,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促进项目沿途经济增长。
特别是今年8月12日,两座主收费站之一的里奥·克拉罗收费站顺利完工并投入试运营,无感通行系统也正式上线,通过系统自动识别车牌计费、扣费,从而迅速抬杆、无感通行,收费效率将进一步提高3到5倍,可以极大地缓解拥堵。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中国人身上也具有许多可贵的品质,他们待人真诚、友善、礼让,工作严谨、勤奋、敬业,能和他们一起建设家乡的收获之路,我深感荣幸!”谈到对中国的印象时,法尔科表示,他在中智共建“一带一路”中寻求到了自身的发展机遇。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参与项目组织的设计软件培训,他对相关软件使用得更加熟练,学到了更多有关技术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的知识,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表达,“中国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国家,我十分希望有机会到中国亲身乘坐中国高铁,体验移动支付,品尝丰富多样的中国美食,欣赏别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中国企业不仅助力当地员工成长,更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收获”。5号公路塔奇段位于智利中部,该地区是智利葡萄酒、车厘子的主要产区。家住智利马乌莱大区塔尔卡市的比托洛表示,看着自己运送的一车葡萄酒成功提前送达,拿到报酬给妻子和孩子们带上当地美食——乌米塔,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对他来说,无感通行系统的上线意味着自己可节省每天来回近1个小时的排队时间。
“‘一带一路’对中智两国都十分有益,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实现了资源、人才和技术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共赢局面。”在谈到对“一带一路”的看法时,法尔科表示,如今在智利,人们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相当积极,“两国人民也都有了更多彼此了解、促进友谊的机会,中国正不断为世界注入积极、稳定、建设性力量。”
智利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双边自贸协定并实现自贸协定升级的拉美国家,中智经贸合作有着更大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中国铁建全产业链资源整合的综合优势,为智利人民提供更加宽阔整洁、高效实用的公路。”铁建国际总经理助理、美洲区域公司总经理颜猛表示。
铁建国际自进入智利市场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相继中标、签约了智利5号公路特许经营项目、智利科金博医院等多个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更携手当地人民,给属地带来更多收获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