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图库>正文

节令之美·夏至|“三伏”大幕7月16日正式开启

2022/6/22 10:16:07 来源:新华社

  21日,夏至。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这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了,也就是入伏的首日。天文科普专家表示,今年从夏至日起后数到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这也意味着这一天是入伏的时间。

  伏,标志着一年里最热的时期,俗语说“热在三伏”。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科普专家林愿介绍,伏的日期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我国古代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称为“天干”,而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称为“地支”。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按序将天干中的一个字与地支中的一个字相互搭配,共有60种组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六十甲子”。干支最早用来纪日,后用来纪年、纪月、纪时。

  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戌日)”是6月26日;第二个“庚日(庚申日)”是7月6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6日,于是7月16日就成了今年初伏(也叫头伏)的起始日。

  初伏持续的时间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从7月16日至7月25日;末伏(也叫三伏),是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7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庚子日)”是8月15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续的时间也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从8月15日至8月24日。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今年的中伏是20天,从7月26日至8月14日。

  林愿表示,一般来说,“三伏”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但受各种气象条件影响,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气温未必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出现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恰在小暑和大暑节气之间,确实是盛夏酷暑时节。这一时节,全国多地都会开启“蒸烤”模式,公众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采取措施平安度过。(记者周润健)

原标题:节令之美·夏至|“三伏”大幕7月16日正式开启

值班主任:李欢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探索图库
  • 社会图库
  • 美女明星
  • 预测未来
  • 探索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