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足不出楼第十一天 情况不算好 但也没那么糟

2022/5/7 10:09:49 来源:36氪

2022年的五一假期,可能是北京最安静的一次长假。5月1号开始,全市餐饮暂停堂食;5月5日,朝阳区宣布实施居家办公、非必要不到岗。由于办公地周边存在确诊病例,「真实买房计划」编辑部在节前一周就进入了居家办公状态。

早在五一假期之前一周,居住地位于管控区的@阿呆就已经进入居家隔离状态,5月6日是她「足不出小区」的第十四天,也是「足不出楼」的第十一天。

4月22日收到流调短信至今,她经历过短暂的恐慌、焦虑。作为一位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的患者,她要面临的风险比吃不上蔬菜水果的普通人更加棘手。

以下是她居家期间的自述:

原地不动

北京这波疫情来得很迅猛。因居住地在松榆东里附近,4月22日下午在公司上班时就收到了10086的流调短信,需向社区报备。不到一个小时,当我再次收到短信时,内容已经增加一句「原地不动」,等候核酸检测通知,我的健康宝也出现了弹窗。

当晚社区大喇叭广播,「弹窗的住户要完成三天两检(且两次检验要相隔至少24小时)才可解除弹窗」。为了不影响后续出行返工,临近晚上九点,我第一时间就跑到楼下排队检测。

23号、24号,小区还没有封闭,业主群里,已经有不少邻居开始囤货。我打开7鲜、盒马、叮咚买菜时,已经显示配送运力不足。打开家里冰箱,剩下的速食,够撑3-5天没问题,给了我一点安全感。

但行动果然更诚实,听到一位邻居说可以到楼下小超市买菜的时候,我火速列个了单子就冲下楼。不能直接进店里,在窗口等店员把菜拿出来,买了小200块钱的东西把冰箱填满。有猪五花、鸡肉、鱼、牛排、蔬菜、薯片、火腿肠、鸡蛋、酸奶、调味品、鱼丸。大部分可以保存几天,想着这些食物早晚也会吃掉,不会浪费。

我按要求完成了三天两检,并且终于在25号中午解除了弹窗,想着第二天就可以上班了。 但下午五点,业主群里就发出通知——小区只进不出了。 「若有仍在外的家人,需尽快联系回家等待后续通知。 」这让我一瞬间有些恐慌,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叫男朋友赶紧回家。

我在男朋友快要到家的时候准备下楼,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因为小区内有不少小公司,下午6点,门口已经「堆满」了准备下班回家的打工人,他们在在门口吵吵嚷嚷,需要测完核酸、详细告知社区联系方式、过往行程轨迹后才能出小区回家;

其他业主开始隔着栅栏整箱整箱的往小区内搬运水和食物。场面比较混乱,我在等男朋友的时候,一度让我觉得神似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在火车站月台每天等何书桓的琼瑶剧情。

26日,群里开始有人发出地图截屏,表示我们小区也已被高风险地区包围了。我第一反应还是囤货,筛选标准就是可以长期储存的食物,速冻饺子、方便面这些食物,上午购买,下午才由社区人员送到。送货小哥在电话里说,后面还有二百多单等着他派送,那个时候已经下午4点。

绿色通道

居家隔离第5天,我们小区被正式封控了。4月27日,我早早起来准备去做核酸,已经无法出楼,楼下标着「暂不下楼参与此次核酸检测,等待研判」。不到10点,大白来楼里做消杀,紧接着是入户核酸。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我所住的这栋楼在官方披露封控列表里,原因是有一人在集中隔离时检测成阳性。

业主群里又炸了锅,大家关心的问题是,集中隔离的人在楼里停留了多久?有接触什么其他人?会被封多少天?会发物资吗?

社区和物业的反应速度很快,下午就开始把食材物资发到了各家,但我的担忧已经不仅限于物资,我忧虑的是,不让出屋,养的狗怎么办?更加让我着急的是,我需要长期服用降血糖的药,该去开药了怎么办?业主群里还有更紧急的情况,比如有一位准妈妈要做产检、有一位奶奶要去做透析。

社区物资

社区物资

社区在不到一天给出了解决方案。 给必须去医院的业主开设绿色通道、有慢性病业主可以把医保卡给社区志愿者代开药。

焦虑中,整栋楼的住户迎来了第一轮集体检测和环境监测成阴性的好消息。但好消息总会伴随着不好的消息一同传来。大家幻想着也许封楼几天就可以解封时,有工人来小区门口用铁皮把大门给彻底封死了。

让我觉得很贴心的是,小区的宠物们每天早上会有人上门领出去溜,大家有序的把房号、狗的品种发到群里。 今天来帮我遛狗的是之前因为一次停车摩擦、不打不相识的物业经理。 简单问候几句,发现他还很困倦,他说每天社区和物业的工作人员也就能睡上4小时。 十多个社区和物业人员轮值,服务我们小区2栋不到1000户的居民。

感谢之余,这一次,让我觉得即使足不出户,还有人在加班加点守护着我们的生活。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从不让出小区到封楼,目前也没有明确通知过预计要管控多久,但当院门被封死时,我知道再出去估计要五月中旬了。居家办公的日子,我会时不常看看外面本应人来人往的进院通道现在空无一人。

不过这十来天的生活也没想象中那么糟,因为我母亲是医生,支援过2003年那场流行病,她早就耳濡目染地让我也有了把安全感付诸于行动的习惯。比如囤货,平时我也会给家里囤够20天的水、食物、药物,这是长久以来的坚持。

此外,在2020年疫情刚爆发的日子,我也比较适应足不出户,我那时候的工作是线上教课的老师,基本是工作时间在电脑旁stand by。

我也是一个对日常生活有「强规划」的人, 7点必须起床,洗澡、看书、工作,居家的日子更是如此,不至于让生活失去秩序。这些天,我还发现做饭是一件疏解压力的事情,平时我严格要求自己的饮食,在家里买了更多食材后,炖鱼、白切鸡、部队火锅,都被我尝试了。

解封后想做什么?我其实第一反应竟然是出差,自己生活的部分,就想简单的约3个朋友出来吃个饭,因为有两个朋友也居家了,另外一个朋友是位公职人员,每天值班、没有假期。

晚上不需要加班的时候,我会和男朋友一起看个电影,给我最大冲击的是《切尔诺贝利的祭祷》,那个城市现在依然像鬼城,我们至少还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焦虑是短暂的。就像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情况不算好,但也没那么糟

后记

自2020年3月以来,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肆虐超过两年,尽管一些国家及地区已经放弃了社交封锁的防疫策略,但这一历史上传播范围最广的病毒大流行仍没有终结的迹象。阿呆的遭遇只是其中之一,全人类都仍在与之进行生存的博弈:

美国《自然》杂志网站公布的研究表明,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1至4岁儿童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时期入院的儿童总人数与德尔塔时期相比增加了 5 倍,进入重症监护室的儿童人数则是德尔塔时期的3.5倍;

4月中旬以来,日本、新西兰、等多个国家报告了新冠变异毒株XE的确诊病例,虽然目前大部分奥密克戎新变种XE感染者多来自于欧洲,但鉴于该病毒传播力更强,且感染后多数为无症状,因此不可以掉以轻心;

非洲大陆有11个国家目前正处于第五次新冠感染浪潮。这些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贝宁、刚果共和国、埃及、几内亚比绍、肯尼亚、毛里求斯、索马里和突尼斯。在贫困的非洲,比疫苗更稀缺的是氧气。此前,《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 10 个非洲国家的 64 家医院死亡的 Covid 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没有吸氧。

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显示,地球仍没有回到2020年3月之前的常态。

封面图、头图来自pexels,文中配图来自受访者阿呆

更多感人、精彩的故事,欢迎关注真实买房计划,也可以 添加后台小栖超人的微信:Anyway_36kr,可进入真实买房计划福利群。

扫描如下二维码,关注「真实买房计划」小红书账号,探究和空间有关的一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实买房计划”(ID:Hifuture_life),作者:真买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预测未来
  • 网络焦点
  • 社会图库
  • 奇闻异事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